上一版/ 03 版:教育苑·教苑絮语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让“学科德育”在课堂中呈现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查君书

  2019年国家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要求整体推进“中小学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的落实主要靠学科教师。教师的理解只有回归学科教学本质,在课堂中充分融入关爱与尊重、公正与自由、自信与担当、规范与创新等,才能让学生真正接纳、内化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在教师展示课活动中,我们把呈现学科德育作为课堂教学的明确要求,同时也欣喜地看到许多教师大胆地探索与实践。
  这是一节五年级体育《折返跑》教学,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折返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奔跑能力,提高灵敏反应和力量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优秀品质。在具体的课堂进程中,老师做得更妙,将整个体育教学融入紧张激烈的课堂游戏当中。
  课堂开始,教师和学生通过黄河长江游戏训练东西方向跑动,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遵守,帮助学生在违规必败的试错中树立规范意识。接着,教师通过石头剪刀布互动游戏完成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心手如一出拳不能悔改,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
  开展“松土播种和收获果实”两个层次的游戏,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意识,孩子们在快速的折返奔跑中感受传统文化“集体劳作”的快乐。在农作游戏中,男孩做“体力较重”的劳动而女孩干“洒水分享”的轻体力劳动,培养了男孩女孩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浓浓的互助包容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团结精神和组织协作能力。
  这节体育课,每个孩子跑得脚下生风两脸通红,但每双眼睛又都放着亮光,透着喜悦,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体能上的锻炼,更是文化精神上的愉悦和熏陶。
  这是一节四年级科学《用气球驱动小车》教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反冲力,探索影响反冲力大小的可能因素,体验“观察、猜想、实验、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师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完成课堂。在研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吹气球放气球实验,重在“感受”喷气时所产生的力和气球运动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把实验现象转化为证据”的实验方法。
  在展示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装气球动力小车,开展小车运动比赛,教师组织现场采访,激发学生以诚恳的态度分析胜败原因,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实验现象”的品质。
  在课堂拓展活动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反冲力在科技军事以及祖国建设中的科学应用,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大胆想象,孩子们热情洋溢踊跃发言,谈到了火药制造、火箭腾飞、东风41D导弹发射、歼15在辽宁舰上的起飞等等。这节科学课,学生动手实践,又饱含着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的温情,是一节有品质的课堂。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育人的核心,是学生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基础。每一节课堂,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