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东石笋文学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扶贫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9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赵克明

  一进张台扶贫村,就听说老耿头家正办喜事,他儿子结婚了。
  三年前第一次来扶贫的情景,在脑海里回放。
  张台位于淮河沿上,顺着防洪堤,蜿蜒着一列砖墙平顶房,大大小小的门窗都张着眼睛望向一片草木葱绿的河滩。
  我和同去扶贫的李主任站在村头张望,估摸着扶贫户的大致位置。几个聊天的妇女像发现天外来客似的上下打量着我俩。听说我俩是来扶贫的,现场顿时就炸了锅。“贫困?俺家不比谁贫困啊!”“是呢,是呢,谁不贫困呢!”“这贫困户咋定的!”“走,找村主任去!”……那几个妇女像点着的炮仗,一路向村委会啪啪炸去。
  我和李主任摇头,叹息。
  辗转来到扶贫户耿山的家,开门的是一个精瘦的老年妇女,身后紧随着一个同样精瘦的老年男子,两只胳膊架着拐杖。不用介绍,我知道这就是老耿头和他的老伴。
  老两口显然已知道了我的来意,满脸的皱纹一齐绽开:“县领导,快,快进屋!”
  “哎,哎……屋子太仄逼了,比不上城里。”老耿老伴两眼躲躲闪闪地看着我,两只手不知所措地在围裙上搓来搓去。
  一个小院,三间矮屋。院子靠墙的一边摆着农具和瓶瓶罐罐,瓶罐上生长着葱、蒜、辣椒、西红柿之类,有一株大丽菊正含苞待放。屋子的确仄逼,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矮小的桌凳还留着刚擦拭的痕迹。看来,他们已做了精心的准备。
  “县领导,俺有话讲。”进屋刚落了座,老耿头就有些急切地说。
  “我看了你的资料,你们家庭确实贫困,特别是你身体有残疾,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你老伴年纪也大了,干农活也很费力了。不用说了,你肯定是政府精准扶贫的对象。”我知道老耿头是担心“贫困户”能不能保住,为了打消他的顾虑,赶紧向他透底,让他吃下一颗定心丸。
  “不是,俺……”老耿头更显得发急,脸上的皱纹不停地抖动。
  人啊,就是贪心不足,看来,他还有一大堆的“条件”呢。我立马截住他的话头,再给他吃颗定心丸:“你的家庭状况我也看到了,目前的困难一定不少。我想听听你们最迫切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是什么,这样好做一个更精准的帮扶计划,像你身体的治疗与康复,你们特困户的生活保障……”
  “不是,不是,是……是……这‘贫困户’……”老耿头脸上的皱纹抖动得越发厉害,他老伴的眼睛里也满是焦急。
  “你们是担心政府扶助‘贫困户’一阵风吗?请放心,打赢扶贫攻坚战,带领全民奔小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这一回是不获全胜不收兵!你们老两口就……”我又连着抛出第三颗定心丸。
  “俺不想戴‘贫困户’这帽子!”老耿头的话音提高了八度,有点儿冲。
  “?!”我一下子惊诧得张大嘴巴,两眼紧紧地盯着那张憋得通红的脸。
  小屋陷入了一片静寂,就连一只蚊子飞动的声音也听得真真切切。
  半晌,老耿头的脸色恢复了原来的苍黑,凑近我的身边,压低语音,轻轻悄悄地说道:“县领导,俺不是不识好歹,俺领政府的情。可俺儿子快30岁了,搁外面打工……至今还没找到媳妇……要是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跟电视里那样展示给十里八乡的看……俺家就……”
  小屋更加静寂,我明显地听到了自己的呼吸……
  “俺老耿名字虽贱,也有一个‘山’字,俺不能张着嘴巴等馅饼,俺不能丢了做人的骨气!县领导,俺家眼前是有困难,可俺不信困难这牛皮膏药永远粘住了俺!……”老耿突然间滔滔不绝,像是对我,又像是对他自己。
  我以异样的目光凝视着老耿头。说真的,我被他的话语震撼了,虽然他的脑海里藏着一个不愿告人的隐秘。
  从张台扶贫村返回,我向县扶贫办递交了一份关于精准扶贫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