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进补有讲究一人一方莫信偏
本报记者 李珊珊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常言道:“冬季膏方巧进补,来年开春能打虎”。随着天气的愈加寒凉,各种膏方又成为了人们热衷的冬季补品。作为中医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膏方具有滋补健身、抗衰益寿、救偏治病的功效。但是,膏方虽好,并非人人适合。该如何正确使用,还得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膏方进补正当时 “唐主任,今年我想再开点膏方用,您给号号脉。”11月25日上午,在六安市中医院综合病房大楼二楼门诊,61岁的柳女士找到皖西名医、脾胃病科主任唐伟预约膏方,这已是她第二年选择膏方进补了。“原本总是觉得胃口不好,一到冬天非常怕冷,还有慢性腹泻,经常半夜起来上厕所,上腹隐隐的痛,尤其受凉的时候还会加重。药也吃了不少,就是迟迟不见好。”她告诉记者,偶然听说膏方可以调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市中医院,去年服用了一个半月的膏方,慢性腹泻症状有所改善,所以今年还想再调理巩固一下。 和柳女士一样青睐膏方进补的还有不少。从市中医院此前连续三届举办的中医药养生膏方节活动来看,随着“治未病”观念的普及,了解并选择中医药膏方进补的人逐年递增。“2018年冬至到立春,我们医院接受的膏方配置可以达到近千剂。且随着进补意识的越来越强,进补人群也在发生变化。”唐伟告诉记者,从前服用膏方的多是调理慢病为主的老年人,而这几年,随着适宜人群的日益增多,不少中青年人群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存在失眠、乏力、记忆力下降等现象,也希望经过冬令进补改善一下亚健康状态。 适宜多种慢性病 “膏方又称膏剂、膏滋,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配伍的处方,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稠厚的成方制剂。”省级名中医、市中医院脑病二科主任方无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医进补,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滋,则以冬季为宜。从中医理论上来看,冬季是封藏的季节,这段时间选择适当的膏方进行调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膏方的作用。 据介绍,膏方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或针对大病后、产后、术后、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亚健康等状况,通过辨其虚实,论其体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健康强身的目的。如慢性损耗性疾病过程中、大病后、手术后、妇女产后等虚劳患者,都可以采用膏方调治。另外,膏方中的多数补益药物能延长寿命,减缓衰老的进展速度,同时改善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力衰退等不适症状,还能起到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调整消化系统功能及治疗和预防其他慢性疾病复发的作用。 “别看这小小一瓶膏滋,它可是浓缩了二三十味药材的药性,都是道地药材,经过严格审批和严格检查的。”方无杰告诉记者,自开展中药膏方诊疗以来,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从目前该院临床应用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的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一人一方勿跟风 虽说膏方适应人群广泛,但也并非人人适合。“在临床上,不少患者都对膏方有错误的观点,比如不了解自身体质,盲目进补;或者以为‘越贵越补’,多多益善,殊不知加重了脾胃负担。另外,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售卖膏方的渠道,像药店、微商等推出的膏方,往往针对性不强。”在采访的过程中,唐伟和方无杰两位中医专家也反复强调,膏方不同于市场上的保健品,也不同于一般的中成药,必须根据体质辨证服用,若用药不对症,不但膏方作用发挥不出来,还会适得其反。因此,如果市民对自身体质和症候并不知晓,建议首次服用前,先到医院挂号,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辨证施治后,开方熬制,一人一方,调补得益。 另外,服用膏方也有讲究。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所以有些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人,在吃膏方之前先宜吃一些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饮食上宜少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急性胃肠道感染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如果做了其他检查,发现有新的疾病时也应暂停,待确诊后再服用。 膏方进补五大误区 误区一: 一剂膏方全家通吃 由于药材价格不断攀升,很多上了年纪的市民为了省钱,不去医院请医生把脉,而是自己在药店购买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服用,有些人甚至在网上寻“方”。其实,服用膏方应根据病症需要,辨证立方,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固定膏方有疗效,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个膏方全家人服用是万万不可取的。 误区二: 膏方完全替代药物 “吃了膏方,降血压的药就不用吃了。”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常有这样的想法。对此,中医专家提示,吃膏方调理身体的前提是控制好慢性病。膏方可以调治慢性病,但绝不能代替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吃膏方起到“扶一把”为身体打好底子的作用,控制血压和血糖还需要特定药物,否则得不偿失。 误区三: 感冒继续吃膏方 有人感冒喉咙痛,还继续服用膏方。对此,中医专家提示,如患有感冒、尿路感染等疾病,都要先治好病方能再行服用膏方。专家同时提醒,如果服用膏方出现过敏症状,或者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如女性月经量大等情况,也需要到医院咨询,调整用药。 误区四: 越贵药效越好 很多人认为膏方越贵就越好,这实际是一种误区。中医专家提示,选购膏方关键在于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名贵药材,以冬虫夏草为例,一般适用于有肺气虚、肾阳虚、畏寒怕冷、尿多尿频等症状的病人。所以膏方进补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可不辨体质随意补。对虚不受补的人群,不仅补不进去,反而影响健康。 误区五: 膏方就是保健品 冬令进补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补之前,必须明辨虚实,以免遭受无虚滥补之殃;进补时,应先辨明虚证的不同类型,再分别选用益气、助阳、滋阴、养血的不同补药;要遵循“通补则宜,守补则谬”的原则,即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补而不守,补的同时要配合宣通的药物,才能无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