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教育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阅兵仪式观后感

小记者 曾文静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今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秋阳正好,风过旗扬,当那声“阅兵开始”的指令传遍广场,我攥着拳头的手心有些发热,原来内心的震撼,真的会从屏幕里漫进心里。
  当80响礼炮在长安街畔鸣响时,我数着那一声声轰鸣,忽然想起那些在硝烟里举着旗帜向前冲的人。后来战旗方队走过来,80面荣誉旗帜在阳光下飘得猎猎作响,八路军“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女投江”英雄集体,每一面旗上的名字都像一粒火种,把80年前的热血,和此刻天安门广场上的脚步连在一起。
  分列式开始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党旗、国旗、军旗引领的队伍步伐踏在地上,像敲在鼓面上,整整齐齐的声浪中,能听出一种攒了许多年的劲儿。再往后,改革后新调整的军兵种方阵依次走过,陆军的铁甲更显沉稳,海军的蓝白色方阵带着海风吹过来的利落,空军的迷彩服里藏着长空的辽阔,火箭军的方阵则透着“大国重器”的厚重,那些年轻的面孔里,有坚毅,有令人安心的从容。
  装备战队驶来时,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无人作战车、反无人装备、高超声速导弹……这些只在新闻里听过的名字,此刻就实实在在地驶过天安门,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武器,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从当年“小米加歩枪”到如今体系化设备,这背后是无数人埋首实验室的夜,是工厂里拧紧每颗螺丝的认真。空中梯队掠过头顶时更让人眼眶发热,预警队在前开路,轰炸机、歼击队紧随其后,连加受油机都和战机组成精准的编队,想起以前听爷爷说:“当年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时候,飞机不够,飞了两遍。”此时看着这空中方队,忽然懂了那句“这盛世,如你所愿”。
  广场上的联合军乐队一直在奏乐,从《松花江上》到《保卫黄河》,再到国歌响起时全场齐唱,那些旋律里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后来我看到维和部队的蓝色贝雷帽、预备役的迷彩服、民兵队伍里带着乡土气却挺拨的身影,才明白强军从来不是某一群人的事,而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英雄气,是当下每个普通人心里的家国情怀。
  五星红旗飘得格外红。我忽然觉得这场阅兵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忘记,是在告诉未来我们敢担当。从胜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更远,这队伍里的每一步,都踩着中国人的底气,也载着中国人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