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早期康复管理
皖西日报
作者:王挺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早期康复为何刻不容缓 当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状态时,身体会迅速变得虚弱,如果不及时开始康复活动,肌肉会快速萎缩,导致长期卧床的风险增加,比如更容易出现皮肤压伤或关节僵硬。黄金康复期通常在入院后的24到72小时内,错过它可能延长恢复时间。早期康复活动的益处包括显著减少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皮肤问题,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日常功能。例如,一个原本呼吸困难的病人,通过早期康复活动,能改善肺功能,避免肺炎的发生。这就像在身体最需要时给予支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启动康复的关键步骤 启动康复的第一步是全面评估患者状态,确保安全可靠。评估包括检查生命体征:血压应在90-140/60-90毫米汞柱范围内,心率在60-100次每分钟,如果超出范围需延迟活动;意识水平评估通过简单提问如“您叫什么名字”或观察反应能力,疼痛程度用0-10分法询问(0无痛,10剧痛),超过4分需优先处理;基础疾病筛查如心肺功能测试,例如让患者尝试深呼吸或轻微活动,观察呼吸是否顺畅;步行能力评估时,如果患者能短暂坐起,就视为可进行下一步。接下来是多学科团队协作:医生主导制定整体计划,包括召集物理治疗师和护士开会,讨论患者情况;物理治疗师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介入,指导活动如肢体练习;护士负责日常监测,如每小时记录血压、心率和活动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最后,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设定逐步目标,如第一周目标为床上活动10分钟,第二周过渡到坐起5分钟;风险评估包括跌倒可能性检查(如评估平衡能力),并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带;家属沟通时,用简单语言解释计划,获取知情同意,例如告知活动益处和潜在风险,确保方案贴合患者需求,整个过程强调安全第一,避免急于求成。 康复管理的具体方法 康复管理需要分步实施,确保安全有效。物理活动从床上开始,如简单的肢体屈伸练习: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动作包括缓慢弯曲手臂和腿部,避免用力过猛;逐步过渡到坐起和站立,使用辅助设备如扶手椅或步行器,例如先在床边坐5分钟,再尝试站立1-2分钟,每天增加时长,目标是一周内能独立站立5分钟。 呼吸功能训练包括深呼吸技巧:教导患者深吸气后缓慢呼气,每天练习3-4次,每次5分钟,帮助清除痰液;咳嗽教学时,指导患者用手轻压腹部辅助咳嗽;配合呼吸器使用,如正确佩戴面罩,确保密封良好,每次使用10-15分钟;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包括每2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咳嗽排痰,保持环境通风。 营养与心理支持结合:根据体重计算热量需求(如70公斤患者每天需2000-2500千卡热量),蛋白质量每天每公斤体重1.2-2.0克,可通过饮食或营养液补充;心理疏导采用正向激励,如每天设定小目标并庆祝进步,配合放松练习如听轻音乐5-10分钟;家属参与支持技巧包括陪伴活动、提供鼓励话语,或协助记录康复日记。整个过程强调循序渐进,监控疲劳信号,确保每天活动总量不超过患者承受能力。 常见挑战与应对方法 实施中常见挑战需及时处理。患者不耐受活动时,如出现疲劳或疼痛,可通过暂停活动5-10分钟,调整强度如缩短练习时间到5分钟,或使用非药物方法如热敷(温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10分钟)缓解;如果疼痛持续,可改用轻柔按摩或改变活动姿势。并发症预防是关键:针对皮肤压伤,每2小时翻身一次,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使用软垫保护骨突部位;预防感染强调严格手卫生(洗手20秒以上),环境清洁如每日消毒床栏;跌倒风险规避通过设置安全环境,如移除地面杂物,使用防滑垫,活动时始终有家属或护士在旁扶持。其他问题如家属焦虑,可通过教育沟通缓解(解释康复益处,每天花5分钟讨论进展),提供简单指南如打印活动步骤清单;设备使用障碍时,简化操作如用图片说明呼吸器佩戴方法;进度停滞时及时修订方案,如增加活动频率或引入新练习。这些方法确保康复顺利进行,减少意外,帮助患者稳步恢复。 早期康复的核心在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通过及时活动预防长期并发症。多学科协作至关重要,医生、治疗师和家属共同努力能带来更好效果。出院后,患者应继续康复计划,如定期随访和家庭训练,确保平稳过渡。我们呼吁大众:如果家人面临重症,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启动早期康复,关注活动细节,这不仅能加速恢复,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记住,及时的康复行动是重获健康的重要一步。 (泾县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