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要闻·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胃癌术后康复饮食管理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手术后患者往往会面临诸多饮食问题,如胃容量减少、消化功能下降、营养吸收不良等,这些问题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胃癌术后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它与手术治疗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患者的康复之路。“三分治,七分吃”,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在胃癌术后康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胃癌术后早期,由于手术创伤和刺激,胃肠功能尚未恢复,部分患者需要禁食1-3天。禁食期间,不能随意进食,避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可能会感到口渴或饥饿,这时可以用迷你喷壶喷洒少量温开水湿润口腔黏膜及口唇。术后早期阶段,当患者肛门排气后,胃肠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以予试饮水,1-2天后患者无不适主诉,开始尝试清流质或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应选择不产气、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如米汤、菜汁、稀藕粉、肠内营养制剂等。开始时,应少量多次,每次20ml,每日6-8次,无不适,每次增加10-20ml,上限不超过50ml,循序渐进,温度应控制在38℃~40℃,以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此阶段应根据患者所需能量给予全肠内营养灌注。
  当患者能够每日进食流质量达200ml,且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可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质饮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应细软少渣,易于消化吸收,如米粥、果泥、清汤面等。此阶段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根据患者所需能量补充肠内营养灌注。进食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50ml,每日6-8次,无不适,每次增加20ml,上限不超过100ml,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当患者每日进食量达500ml,可酌情改为半流质,半流质饮食易咀嚼吞咽和消化,可选择蛋羹、汤面、豆腐脑等,每次100ml,每日5-6次,无不适,每次增加20-30ml,上限不超过200ml,此阶段应根据患者所需能量辅以肠内营养灌注。
  当患者每日进食量达800ml,可酌情过渡到软食阶段,软食应选择质地柔软、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如软米饭、馒头、炖肉、蒸鱼等,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每次150g,无不适,每次增加30-50g,上限不超过300g,米饭每次50g,上限不超过100g,每日5-6次。此阶段应避免食用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和油煎炸食品,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道不适。患者进食应充分咀嚼,用牙齿代替部分胃的研磨功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经过一段时间的软食过渡,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可逐渐过渡到普食,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鱼虾、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烹饪时,应尽量采用蒸、煮、炖等温和的方式。
  胃切除术后,患者对维生素B12、叶酸等维生素的吸收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贫血。因此,术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可通过食用动物肝、肾、瘦肉等食物或服用维生素片来满足需求。患者还应注意补充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很多患者术后可能很难通过日常饮食满足营养需求,可适当补充营养制剂,术后患者的胃肠道较为敏感,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导致胃肠道出血或炎症。同时,患者还应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术后患者胃容量减少,进食时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且速度不宜过快,应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口腔内充分咀嚼,减轻胃的负担。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进食过饱、避免进食高糖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或倾倒综合征。当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饮食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饮食管理方案也应因人而异。对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饮食管理方案也应相应调整,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
  胃癌术后的饮食管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术后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过渡饮食阶段,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饮食调整。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以实现早日康复的目标。
    (六安市人民医院 郑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