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芳华永存
皖西日报
作者:王德成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王德成
灵堂的正前方,许芳华老人的遗像依旧带着那抹熟悉的微笑,当我深深鞠躬,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2025年7月5日下午4时许,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平静,许芳华老人的儿子沉重地告诉我,老人已离世,并特别叮嘱要通知我。我瞬间悲痛欲绝,言语间满是颤抖,只能勉强回复:请家人节哀,我定将前往吊唁,送老英雄最后一程。 我了解许芳华,始于人们的口口相传。1984年,我作为入伍新兵被分配到舒城县龙河区下五显,每年汛期,部队都会参与龙河口水库的防汛,而许芳华的英勇事迹,便是在那时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1997年,我转业至舒城县环境保护局,一次偶然在网上读到了春桃的《失忆的龙河口》,我全文打印下来阅读多遍,再次被许芳华老英雄的事迹深深打动。从那以后,我以老英雄为楷模,勤勉工作,有幸多次陪同领导前往舒城县城关镇青青家园小区许芳华老人的家中慰问,每一次的接触都让我更加敬佩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 2019年10月20日,对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为国争辉六安人”荣誉证书颁发仪式在六安市图书馆隆重举行。那天,我与许芳华老英雄同台受奖,内心的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表。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正能量是可以相互传递的,而许芳华老人正是我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塔。 许芳华是淠史杭工程五大英雄之一,龙河口水库“刘胡兰战斗连”连长,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39年9月,她出生于舒城县干汊河镇瑜城村一个贫民家庭。1958年,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年仅19岁的许芳华,在结婚仅3天后便毅然投身到水库建设中。她身材虽瘦小,却始终冲锋在前,不畏艰难困苦,总是超额完成任务。1959年春汛期间,面对洪水撕开的大坝缺口,她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姑娘们奋勇扑向激流,手挽手筑起了坚不可摧的人墙。三年水库建设中,她屡建奇功,1960年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2025年“五一”前夕,得知许芳华老人生病在乡下休养,我与舒城好人志愿服务队队友们前往柏林乡汤庄探望。那天,老人虽身体虚弱,但仍坚持让儿子扶她坐起,靠在床头,拉着手与我亲切交谈。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然而,让我心痛不已的是,老人查出恶性肿瘤,就在“五一”前几天,她饮食不佳,医生建议打丙种球蛋白,当听说一支要400多元时,她坚持只让打了一支,说不想浪费钱。志愿服务队队友们被老人的朴素与坚强深深打动,自发募集了2000元以表心意。 许芳华老人一生简朴。之前我们上门慰问时,她总是客气地拒收慰问金,说县里已经为她安排了公租房,还发放劳模补贴,生活已经足够维持。我看到她家中用玻璃瓶装着中药泡的酒,那是因为老人患有风湿,每天只喝二三两散打的粮食酒以缓解身体的不适。 我清晰记得,在参加“为国增辉六安人”颁奖的那天,许芳华老人穿着红格子花褂,仿佛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但我深知,她那份朴素而坚韧的精神,才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就在许芳华老人逝世的当天上午,我还在与安徽师范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在万佛湖进行科普走访,调研水源保护措施和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讨“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路径。在龙河口水库纪念馆,我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着许芳华等老一辈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 许芳华老人虽已离去,但她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必将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发扬和传承老英雄的无私奋斗精神,勇毅前行,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愿英雄芳华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