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水河畔育文明 百年城北绽新芳
——六安市城北小学创成“全国文明校园”侧记本报记者 杨子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六安市城北小学凭借卓越的文明校园建设成果,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近日,记者踏入这所百年老校,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明气息,校园里处处绘就着红色铸魂、德育润心、师生共进的文明画卷。 百年名校,红色铸魂育新人 “我校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屹立在淠河之滨的百年老校……”在城北小学思政教室里,红领巾讲解员叶泽轩正绘声绘色地为来访者介绍学校的悠久历史。时光回溯到1949年春,刘伯承元帅挥师南下作战,曾在学校老校址短暂驻扎,并设立临时指挥部。这段光辉历史,成为全校师生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城北学子奋勇向前。 多年来,学校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精心构建“1+1+N”大思政格局。学校倾力打造“红色领航 五心筑梦”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被授予“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与此同时,学校着力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级大赛中斩获佳绩,为思政教育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多项特色活动,不断拓展育人载体。红色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多彩,“党员老师党史宣讲团”走进校园内外,7个重点活动项目让红色教育既“走新”又“走心”,深受学生喜爱。“雏鹰军校”国防教育特色鲜明,通过军事训练、国防知识讲座等多种活动,筑牢学生的爱国思想根基。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全方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多元育人,文明之花满校园 多年来,城北小学始终秉承“德育为首、全面育人、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宗旨,从多个方面深耕文明校园建设,让文明的种子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校突出党建引领,严格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廉政建设。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支教、送教、承办学术年会等方式,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展现百年名校的责任与担当。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开展师德主题教育,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教师。学校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通过“四课”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多个学科教研组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研组。班主任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多名班主任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他们是辛勤的园丁,精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校还全面落实素质育人要求,关注全体学生,尤其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形成了鲜明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秉持“合格+特长”的育人观,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成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课堂;以体育文化、节日文化、传统文化为基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书香溢城北”阅读活动更是让校园书香四溢,让学生在书香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该活动荣获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活动”称号。 校园环境建设也为文明校园增添了亮丽色彩。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功能教室一应俱全,文化长廊充满魅力,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同时,学校注重安全有序与绿色节约,荣获“安徽省节水型单位”等称号,并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创新阵地,砥砺前行谱新篇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文明创建工作,城北小学积极创新活动阵地,通过多渠道育人,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学校规范广播室、网站等宣传阵地建设,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窗口。同时,建好家长学校,畅通家校交流渠道,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此外,学校深入挖掘校史资源,精心编撰校史,以优秀校友事迹激励师生成长,让校史成为育人的生动教材。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精心打造了“1+X+Y”暖心课后服务新模式,开设近百种特色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荣获市级首批“双减”示范校。学校还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校园雷锋”层出不穷,志愿服务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学校积极开拓课外实践基地,建构“少先队+思政”等专属阵地,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茁壮成长。 几代人薪火相传,一世纪文化积淀。城北小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先后荣获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红旗大队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400余项。“全国文明校园”这一殊荣,既是对学校过去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城北小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砥砺前行,谱写文明新歌,让文明之花在淠水河畔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