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患者的饮食管理策略与复发预防路径探究
皖西日报
作者:陈静静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胰腺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承担着分泌消化酶以及调节血糖的胰岛素的重任。一旦胰腺发生炎症,即患上胰腺炎,轻者会引发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则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胰腺炎患者是由饮食不当引发疾病,短时间内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刺激性食物,诸如冰镇啤酒或饮料、麻辣火锅、麻辣小龙虾、烧烤、生冷海鲜等,会致使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进而引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胰腺炎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等症状。由此可见,饮食管理对于胰腺炎患者的康复以及预防疾病复发至关重要,然而,众多患者对于“如何合理饮食”感到十分困惑。本文将从医学专业角度出发,为读者梳理科学且实用的饮食方案。 一、胰腺炎为何与“吃”紧密相连? 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不论何种类型,饮食不当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急性胰腺炎常常因暴饮暴食、高脂饮食或者酗酒而触发,导致胰酶异常激活,进而“消化”胰腺自身组织。慢性胰腺炎则多是由于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致使胰腺功能逐渐受损,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糖尿病等问题。 对于胰腺炎患者而言,“吃”的核心目标在于减轻胰腺负担,避免刺激胰酶过度分泌,同时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二、急性发作期的饮食方案:从“禁食”逐步走向恢复 急性期(入院治疗阶段) 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禁食,必要时还会进行胃肠减压。禁食能够减少胰腺分泌胰液,胃肠减压可使胃内的酸性物质以及原有食物不再刺激胰腺分泌,从而有效减轻胰腺负担。同时,患者需要限制饮水量,若感觉口干,可以使用漱口水含漱,或者用香油、黄瓜片湿润口唇。在此期间,通过静脉输液为患者提供营养,让胰腺得以充分休息。在治疗过程中,当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检验结果恢复正常,CT影像结果提示胰腺渗出情况好转,且腹痛、恶心等症状消失后,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恢复进食。 恢复期(出院后1-4周) 第一步:清流质饮食:患者可选择米汤、稀藕粉、过滤后的蔬果汁等食物,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饮用,每日进食5-6餐。 第二步:低脂半流质饮食:例如白粥、软面条、蒸蛋羹、豆腐脑等,逐步增加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胸肉泥。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应禁忌食用油腻汤水、牛奶、豆类、粗纤维蔬菜(如芹菜)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病情。 三、慢性胰腺炎的长期饮食管理方案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要终身严格控制饮食,重点在于解决营养不良和脂肪泻的问题。 低脂高蛋白饮食:将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0-50克(大约相当于2汤匙油),优先选择橄榄油、山茶油等优质脂肪。蛋白质来源以鱼、虾、鸡胸肉、豆腐等为主,避免食用红肉和动物内脏。 补充酶制剂与维生素:患者需随餐服用胰酶补充剂(务必遵循医嘱),以帮助消化吸收。定期检测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水平,必要时通过补剂进行补充。 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与进食原则: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煎炸、烧烤。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每日进食5-6餐,每餐保持七分饱。 四、明确禁食食物与替代选择 禁忌清单 推荐替代方案 酒精、含糖饮料 白开水、淡茶、稀释果汁 肥肉、动物皮脂 去皮禽肉、深海鱼类 奶油蛋糕、油炸食品 无糖米糕、蒸南瓜 辣椒、咖喱等辛辣调料 姜片、茴香(少量用于调味) 特别提醒:坚果、牛油果等高脂“健康食物”,患者也需严格限制食用量。 五、预防胰腺炎复发的胰腺保养指南 戒酒:酒精堪称胰腺的“头号杀手”,尤其是本身患有肝胆疾病的人群,必须严格戒酒,杜绝任何酒精摄入。 戒烟:长期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因此,不吸烟是明智的选择。 保持正确饮食:每一餐都要做到均衡饮食,细嚼慢咽,控制食量。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燕麦、糙米等。 及时治疗疾病: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接受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高脂血症。 增强身体免疫力: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因流感、肝炎、肠道病毒感染等疾病,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谨慎用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红霉素、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可能会诱发胰腺炎。患者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血脂、血糖及胰腺功能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治疗。 总之,胰腺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饮食调整需要患者具备足够的耐心与自律。记住“温和、清淡、规律”这一饮食原则。当患者能够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抵御“舌尖上的诱惑”时,胰腺才能逐步修复,重新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若患者出现持续腹痛、粪便浮油或体重骤降等症状,请立即就医。科学饮食必须与规范治疗相结合,患者切勿自行停药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 (金寨县人民医院 陈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