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美 鸟儿乐“安家”
本报记者 汪娟 通讯员 姜安云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暮春时节,霍山县东淠河湿地公园水波荡漾,生机盎然,摄影爱好者经过不懈的蹲守,捕捉到温馨一幕:今年第一巢斑嘴鸭宝宝顺利破壳,鸭妈妈正带着10只毛茸茸的小鸭在水面畅游。 这是霍山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见证。“今年3月份,我们在东淠河湿地公园发现了斑嘴鸭,通过一个月的跟踪拍摄,最近斑嘴鸭宝宝陆陆续续出巢了,在这里觅食。东淠河湿地公园建设七年来,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水质明显改善,整体环境大大提升。”霍山县摄影爱好者王劲松说。 作为淮河一级支流的东淠河,不仅是霍山的“母亲河”,也是六安、合肥等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守护一泓清水,霍山县打造了全长3.5公里的带状湿地公园,构建起多层次水质净化系统。 “我们采用多种生态技术,比如一体化泵房、EHBR膜池,还有专门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PGPR系统。目前,湿地的年处理水量约1560万立方米,出口水质达到国家排放一级A标准。”霍山县城镇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余跃表示,下一步,准备将西部新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也接入湿地,目前管网改造和设备提升已经完成了一半,全部完工后,湿地的净化作用会越来越大。 据了解,霍山县东淠河湿地公园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1000亩,2020年5月完工。经过几年的治理,这片曾经的污水处理地不仅变身“生态育儿所”,更成为黑水鸡、苍鹭、冠鱼狗等众多野生鸟类的繁殖栖息地。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郑宗柱告诉记者,从检测数据看,经生态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后,其外排水COD在每升10毫克左右,氨氮在每升0.2毫克左右。这就相当于将地表水环境质量从Ⅲ类水质提升到Ⅰ类水质,说明生态湿地对水质净化作用非常明显。 随着湿地环境的持续改善,这里也成了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绿肺”。从鸭妈妈带崽戏水的温馨画面,到候鸟翩跹、碧波荡漾的生态画卷,东淠河湿地公园见证了霍山县“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治理之路,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未来,霍山县将继续筑牢生态屏障,推进生态保护工作,让这一河清水更好地润泽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