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治理“孵化”人才
——金安区清水河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开班见闻本报记者 康家佳 通讯员 尤元丽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从成都学习归来的感悟,以及‘四碗茶’基层治理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4月24日下午,金安区清水河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开班,首位轮值书记——茶棚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正琴,毫无保留地作了分享,对社区结合实际即将落地实施的一些创新举措也一一道来。清水河街道27名社区书记和年轻后备干部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笔记本上写满了“居民情绪安抚三步骤”“利益平衡黄金线”等工作实用技巧。 作为2026年社区“两委”换届的重要人才储备工程,该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创新构建了“1+3+N”治理体系。该体系以1个实体化工作室为核心,通过优秀书记轮值、难题会诊、导师带教3项核心制度,延伸开展案例研讨、实践观摩、项目领办等N项特色活动。 老师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学员们带着问题去学习,针对自身短板进行锻炼,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居民的“幸福账单”。“基层治理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传授经验,更需要年轻的‘新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卫平来介绍道,“社区书记工作室”联动“五大成长机制”,依托街道党校的“红源固本”教学机制,为年轻干部夯实理论基础;通过跨域研习的“拜师学艺”机制,帮助他们突破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借助“青蓝相继”梯队培养机制,加速经验传承;利用“强筋壮骨”素能淬炼机制,提升年轻干部的实战能力;依靠“靶向督导”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五大机制紧密相连,形成了“学—练—战—评”的完整培养闭环,全面助力年轻干部提升能力。 首期培训亮点频出:27名帮带导师与学员完成了“双向选择”,确保导师和学员能够精准匹配、高效学习。首位轮值书记现场分享经验,为学员们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同时还抛出机动车下车库难、社区发展瓶颈如何突破等实际问题,并安排每周二所有帮带学员跟班学习。跟着“信托制”试点北苑社区书记学习的街道年轻同志程继祥表示:“跟着领导实地调解矛盾3次、宣传推广‘信托制’11户,在这个过程中,我掌握了‘居民关键诉求捕捉法’。” 随着“难题会诊台账”“成长档案盒”等特色工具的投入使用,清水河街道计划在年内攻克50个治理顽疾,实现对社区副职100%轮训。这种“实战沙盘+成长陪伴”的培养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清水河经验”。目前,18名年轻后备干部已带着《治理工作手册》奔赴实践岗位,他们将在调解现场、项目一线续写“小巷总理”的成长故事。正如工作手册上的标语所说:“把论文写在社区里,让本领长在实战中。”这场基层治理人才的“孵化行动”,正为幸福社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