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聚焦“四个关键”助力基层治理
皖西日报
作者:王奇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优势,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聚焦“四个关键”创新履职实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嵌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抓住人大代表“关键人”。坚持发挥代表了解基层、掌握民需的优势,深入推进“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按照“六有”标准不断优化升级“家室站点”功能作用,支持引导代表通过专题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推动人大代表参与信访维稳、安全生产、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了解第一手情况,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人大代表“动起来”,把民生实事“办起来”,使代表工作“活起来”。今年以来,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72条,并全部交办。 破解议案办理“关键题”。代表议案建议承载着民意,蕴含着民智。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确定的“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议案充分反映了代表与群众对提升全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愿望和希冀。为高质高效推动该议案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前往诸暨市、桐城市深入学习“枫桥经验”与“六尺巷工作法”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在市内开展调研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和代表开展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形成议案审查处理意见报告,提出当前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给出建议。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就该议案进行充分讨论,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制定好办理方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跟进办理进度,并将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听取议案办理情况报告。 盯紧民生领域监督“关键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民生保障是基层治理的“第一落脚点”。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民生领域监督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和群众关切,精准确定监督内容、严格执行监督程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实效,全年计划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实施“千万工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和城区重点工程建设视察、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保交楼保交房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以及职业教育发展专题调研等5项民生领域监督工作活动,以实地调研、会议审议、跟踪督办、代表参与四项举措,督促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有力推进,把全过程、跟踪式监督贯穿民生实事项目始终,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把握法治保障“关键点”。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在立法选题方面的主导作用,将市委关注、群众关心、发展急需的项目作为立法重点,突出六安特色,今年计划制定出台《六安市预防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完成《六安市电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初审,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目前,《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完成一审,预计5月进行二审并表决,《六安市预防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计划于11月通过,《六安市电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于9月开展一审工作。 (王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