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血糖不稳的危害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2日    来源:皖西日报

  血糖不稳是指血糖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明显波动或不规律的情况。血糖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能量供应和稳定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血糖的不稳定会对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血糖不稳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1.血糖不稳的可能原因
  饮食因素:饮食中过多的高糖食物、高热量食物和精加工食品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而低血糖的发生可能与长时间不进食或饥饿造成的血糖下降有关。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影响血糖水平的平衡,导致血糖不稳定。
  药物或疾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胰岛素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都可影响血糖的稳定程度。
  2.血糖不稳定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情绪波动:血糖不稳定会导致血糖水平不断波动,使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易怒、焦虑、情绪低落等。长期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引发抑郁症等情绪问题。
  疲劳和乏力:血糖不稳定会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使身体感到疲劳乏力,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长期疲劳状态容易引发睡眠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
  代谢紊乱:血糖不稳定会对人体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异常。长期血糖不稳定还会增加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神经系统影响:血糖不稳定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神经痛、神经炎等神经病变。
  心血管影响:长期血糖不稳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进而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率。
  影响生活质量:血糖不稳定会给个体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频繁的疲劳、焦虑、头晕等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身心负担。
  3.怎么预防血糖不稳的发生
  预防血糖不稳的关键在于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均衡饮食:建议保持饮食均衡,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GI食物、足够的蛋白质等,避免过量的高糖、高热量食物,适量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规律饮食: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不进食,可以帮助维持血糖平稳。分餐多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饱。
  注意碳水化合物摄入:限制过量高糖和高GI食物的摄入,控制米饭、面包、糖果等碳水化合物的量,可有助于血糖的稳定。
  适度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糖调节,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保持血糖的平稳。
  定时监测血糖水平:对于存在血糖不稳症状或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波动,有助于避免进一步恶化状况。
  保持健康体重: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肥胖对血糖的不利影响,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减压放松:长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都会对血糖造成影响,保持心情愉快、定期进行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维持血糖平稳。
  戒烟限酒:研究显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与血糖不稳有关,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和血糖不稳的风险。
  4.怎么治疗血糖不稳
  西医治疗方法:对于血糖升高,医生通常会建议控制饮食,降低糖分摄入,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等。如果血糖过低,可适量吃些快速释放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饼干等,及时补充葡萄糖,以提高血糖水平。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血糖不稳可能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中医治疗常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调理脾胃、清热燥湿、活血化痰等。饮食方面,中医强调均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综上,血糖稳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预防血糖不稳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搭配是预防血糖不稳的重要措施。同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治疗血糖不稳,西医和中医可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维持血糖平稳状态,保障身体健康。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血糖调节,远离血糖不稳的困扰,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魏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