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要闻·卫生科普天地·专题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居家管理与康复方法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慢阻肺进展至呼吸衰竭阶段时,患者的肺功能显著下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居家自我管理和肺康复锻炼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肺功能检查、戒烟、肺康复锻炼、规律用药、居家氧疗及家用呼吸机佩戴等方面,全面介绍关于患者的居家管理常识和方法,促进患者康复。
  一、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肺功能检查是评估慢阻肺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段。通过肺功能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肺容积变化及气体交换能力,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指导治疗: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优化治疗方案。
  二、戒烟的重要性。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戒烟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
  戒烟益处:戒烟可以显著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戒烟方法:患者可通过戒烟门诊、尼古丁替代疗法、心理干预等方式戒烟,家属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三、循序渐进肺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肺康复锻炼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能的重要方法。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1.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天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3倍,每天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
  2.运动训练。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强度以不引起明显呼吸困难为宜。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训练等,每周2-3次,重点锻炼上肢和下肢肌肉群。
  3.日常活动训练。逐步增加家务劳动、上下楼梯等活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四、规律用药的重要性。规律用药是控制慢阻肺症状、预防急性加重的关键。 
  遵医嘱用药:按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正确使用吸入器:掌握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药物有效到达肺部。
  记录用药情况:记录每日用药时间和剂量,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五、居家氧疗的重要性。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长期居家氧疗可以改善缺氧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氧疗指征: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PaO)≤55 mmHg或血氧饱和度(SpO)≤88%的患者需长期氧疗。
  氧疗方法:使用制氧机或氧气瓶,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氧流量一般为1-2 L/min。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流量过高或过低。  
  六、家用呼吸机佩戴的重要性。对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家用无创呼吸机(BiPAP)是重要的治疗工具。
  呼吸机的作用:通过提供正压通气,改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困难,降低二氧化碳潴留。  
  佩戴方法:每晚佩戴4-6小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呼吸机参数。  
  注意事项:定期清洁呼吸机面罩和管路,避免感染。
  七、综合管理策略
  1.定期随访: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3.心理支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病友会活动,获得心理支持。
  总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和肺康复锻炼是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肺功能检查、戒烟、循序渐进肺康复锻炼、规律用药、居家氧疗及家用呼吸机佩戴等综合管理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助力疾病管理。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鲍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