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阿尔茨海默病居家护理技巧
皖西日报
作者:邓弘洋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逐渐丧失记忆、认知和自理能力。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AD已成为家庭和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结合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本文从早期识别、居家安全、日常护理、记忆训练、药物管理、家庭支持六大核心维度,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实用的居家护理指南。 一、早期识别与干预:抓住延缓病情的“黄金窗口” 1.临床前期诊断:无症状阶段的突破。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可长达15-20年,80%的公众尚未意识到,AD的临床前期(如1A和2B期)可能完全无症状,仅通过生物标志物(如血p-tau217、Aβ PET)检测即可确诊。早期干预可延缓发病5年以上,大幅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如每年节省约4.8万元治疗费用)。 筛查建议:6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脑健康检查,尤其有家族史者需增加血AD标志物检测。 非药物干预:地中海饮食,特级初榨橄榄油+深海鱼+莓果的组合,能减少40%患病风险;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促使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加200%;认知训练:掌握第二语言可使发病延迟4~5年;深度睡眠、定期社交、慢病管理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 2.警惕早期预警信号: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正常衰老”,需重点关注短期记忆异常:频繁遗忘钥匙、反复询问同一问题,忘记重要日期,依赖便笺提醒等;情绪与性格变化:无故焦虑、易怒或冷漠;时空迷失:在熟悉街道迷路,搞不清季节月份;决策障碍:不会计算简单账目,穿衣搭配不合时宜。若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认知评估(如MMSE量表)和影像学检查。 二、居家安全与走失预防: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1.环境改造:降低意外风险。防跌倒设计:移除地毯、门槛,浴室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地垫;危险物品管理:刀具、药品需上锁,热水瓶远离患者活动区域。 2.走失预防“九字诀”。携卡片:随身携带信息卡(姓名、地址、家属电话);佩手环:GPS定位设备可快速锁定走失位置;告邻里:与社区物业、邻居共享患者情况,形成互助网络。 3.紧急应对策略。若患者走失,立即报警并提供近期照片、衣着特征,同时发动社区力量搜寻。 三、日常护理与生活管理:细节决定生活质量 1.饮食与睡眠。营养方案:增加Omega-3(深海鱼)、抗氧化剂(蓝莓)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预防营养不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可能会忘记吃饭喝水,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家属需要提醒病人吃饭,可以给病人提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苹果、橙子、油麦菜、胡萝卜、牛肉、虾仁、鸡蛋、牛奶等。睡眠管理:白天减少午睡,安排轻度活动(如散步),改善夜间睡眠质量。 2.自理能力训练。分步引导:将穿衣、洗漱分解为简单步骤,用标签提示物品位置(如“牙刷放在蓝色杯子里”)。鼓励参与:让患者协助叠衣服、择菜等简单家务,维持成就感。 3.情绪与行为管理。沟通技巧:用简短句子交流,避免否定性语言(如“你又忘了?”)。行为干预:攻击性行为可通过音乐、抚摸等安抚;幻觉患者需避免争辩,转移注意力。 四、记忆训练与认知维护:激活大脑的“钥匙” 1.科学训练方法。图片联想:将抽象词转化为画面(如“沙漠+猫”联想为沙漠中的猫)。结构化活动:规律进行手指操、拍手游戏,强化程序性记忆。 2.环境辅助记忆。视觉提示:药盒标注服用时间,房门贴姓名标签。听觉提醒:设置闹钟提示进餐、服药等日常活动。 五、药物治疗与副作用管理:安全用药的“双刃剑” 1.核心药物与注意事项。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改善认知功能,需监测心率、消化系统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每1-2个月复诊调整剂量,警惕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风险。靶向药物(如仑卡奈单抗):全球首款针对Aβ蛋白的单抗药物,适用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需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适用人群。 2.用药监督技巧。防藏药:检查口腔、水杯,确保药物完全吞服。分装管理:使用分药盒按天分装,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六、家属支持与资源整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心理调适与分工。压力释放:定期参加家属互助小组,分享照护经验;家庭协作:制定排班表,避免单人长期超负荷照护。 2.社区与政策资源。健康宣教:参与社区组织的“记忆守护课”,学习疾病知识。专业支持:中晚期患者可申请居家护理服务或入住专业养老机构。 阿尔茨海默病的居家护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早期干预、安全防护、科学护理与情感支持的全面结合。通过生物标志物筛查抓住临床前期窗口,结合社区资源与家庭协作,我们不仅能延缓疾病进展,更能让患者在尊严与温暖中度过晚年。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卢林所言:“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与照护并重,才是应对AD的最优解。 (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邓弘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