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栏·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训练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12日    来源:皖西日报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大约75%的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肢体偏瘫、运动及平衡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有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受损的功能障碍,预防脑卒中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一、运动康复训练的时机
  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通常在病情稳定24小时后即可开始,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
  二、运动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
  以患者为中心,依据病情康复分期,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可执行的康复计划。
  (一)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及主动康复训练。
  (1)良肢位摆放:入院第1-2天安置良肢位。①仰卧位:在头部垫一个薄枕,与躯干形成直线,上肢安置躯干两侧;在肩膀下、肘部下分别放置薄枕,预防关节脱位;掌心向上,肘关节、腕关节伸直;在脚下垫一薄枕,预防足下垂。②健侧卧位:在头颈部、腰背部各放置一枕头,躯干前倾300;患侧肩部及上肢下方置一枕头,上肢伸展放于枕头,髋关节伸展,下肢屈曲;健侧下肢向前屈曲且跨越患侧,两腿之间放一枕头。③患侧卧位:患侧上肢肩胛骨向前摆放,肩关节前屈位,肘关节伸直位,前臂向外旋;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然体位,健侧下肢伸展位。
  (2)被动运动:第2-3天尽早进行被动康复锻炼,每日3-4次,每次约15-30分钟,被动按摩瘫痪的上、下肢体,每个关节循环按摩5次,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完成。
  (3)主动运动:第3-4天进行主动康复训练。①Bobath握手:健侧带动患侧上肢,使双肘伸展,肩关节前屈上举。②桥式运动:分双桥式和单桥式。双桥式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侧上肢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保持伸展位,预防患侧上肢内收或者屈曲,同时双下肢屈髋、屈膝,小腿支撑床面,足用力蹬床,并缓慢将臀部抬起,尽量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然后休息3-5秒,循环20次,每天做3-4次。单桥式运动,上肢运动康复训练同双桥式运动,患者健侧下肢伸展悬空,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小腿支撑床面,足用力蹬床,并缓慢将臀部抬起,然后休息3-5秒,循环20次,每天做3-4次。
  (二)痉挛期康复训练。第7天后患者长期卧床,主要通过抗痉挛的姿势、体位来减轻痉挛现象发生和降低异常的运动形式,加强分离运动活动的出现。
  抗痉挛模式训练:主要包括上肢关节的柔韧性训练,上肢肩关节外旋、外展,肘关节、腕关节及指关节伸展;下肢关节稳定性训练,屈髋、屈膝、踝关节背屈及外翻。
  坐位平衡训练:主要包括坐位时左右、前后平衡、坐到站起时变换平衡训练等。
  (三)恢复期康复训练
  (1)站立平衡训练:病程2周后,需要进行站立康复训练,增强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降低恐惧运动及跌倒风险。
  (2)行走平衡训练:评估患者可以独立站立后,继续步行训练,逐步训练患者的行走平衡能力。
  (3)手功能精细动作训练:主要通过抓握、捏取日常生活用品或专用康复器材等,恢复手部功能。
  (四)后遗症期康复训练
  (1)肩-手综合征管理: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减轻肩-手综合征的肩部疼痛、手部肿胀等现象出现。
  (2)肩关节半脱位管理:使用专用的矫形器或辅助工具,预防和治疗肩关节半脱位情况的出现。
  三、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一)确保康复训练方法正确。训练强度遵循患者可耐受的原则,若过程中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大汗淋漓、头晕、疼痛、跌倒等,需要立即终止并告知医生;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确保训练动作、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正确,同时保证安全,避免意外受伤;训练环境应安全、宽敞、明亮,地面做好防滑措施,预防跌倒,空气清新,保证训练期间的舒适性;当患者不能自行完成康复锻炼时,需要护士或者患者家属辅助训练。
  (二)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倾听患者倾诉,让其发泄情绪,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家属关爱及陪伴,让其参与家庭社交活动,降低产生疾病耻辱感,积极应对疾病;让其尽量完成日常起居活动,对每一个细小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清淡、易消化、低胆固醇饮食;合理运动康复训练,提高锻炼行为的依从性。
  总之,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的自信、家属的支持与鼓励,经过科学、有效、系统的康复训练,取得良好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万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