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胆囊结石的秘密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胆囊内形成的固体晶体,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尽管它的发病率较高,但很多人对其成因、危害以及治疗了解不够。本文全面解析胆囊结石,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预防。 胆囊结石的成因: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汁由胆固醇、胆盐和磷脂组成,帮助消化脂肪。当胆汁成分比例失衡或胆囊功能异常时,就可能形成结石。此外,胆囊定期排空胆汁是其正常功能的重要环节,长期排空不完全(如饮食不规律或久坐不动)会导致胆汁淤积,进一步诱发结石。 代谢和激素变化也会影响胆囊健康。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异常会干扰胆固醇代谢,而雌激素水平升高(如妊娠期或长期服用避孕药)则可能刺激胆固醇分泌,增加结石的发生几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快速减肥或长期节食,同样是诱因之一。 胆囊结石的危害:胆囊结石可能导致急性胆囊炎。当结石堵塞胆囊出口时,会引发剧烈的右上腹疼痛、发热和呕吐,严重者甚至出现胆囊坏疽或穿孔。若结石进入胆管,还可能阻塞胆汁流动,导致黄疸、尿色加深及右上腹疼痛,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结石也可能堵塞胆胰共同开口(壶腹部),引发急性胰腺炎,严重时同样会危及生命。长期以往,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会使胆囊壁纤维化甚至钙化,而极少数情况下,慢性炎症可能诱发胆囊癌。 胆囊结石的手术指征:无症状结石通常无需手术,但需要定期监测。如果结石直径超过2-3厘米,或患者伴有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可能需要预防性切除胆囊。对于有症状的结石患者,如反复右上腹疼痛或上腹部疼痛(胆绞痛)、恶心呕吐或消化不良,应考虑手术治疗。一旦出现急性胆囊炎、胆管梗阻或胰腺炎等并发症,手术则是必需的。 常见的手术方式: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式。通过小切口插入器械完成手术,比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疗效确切,这种微创手术具有恢复快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开腹胆囊切除术则适用于胆囊严重感染、粘连或穿孔等复杂病例。尽管创伤较大,但仍是必要情况下的可靠选择。此外,对于仅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可通过胆道镜清除结石,保留胆囊。 手术方式的选择通常基于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病情的复杂程度。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及手术耐受力也会影响手术方案的决定。此外,医院技术条件和医疗资源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术后康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24小时内患者即可下床活动,3-5天即可出院,1-2周内恢复正常生活。而开腹手术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通常需住院7-10天,完全恢复可能需要4-6周。 术后注意事项:饮食调整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初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长期饮食则需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胆汁分泌和代谢的平衡。 术后适量活动有助于预防肠粘连,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患者需定期复查,通常在术后1个月进行,评估恢复情况并排除并发症。如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黄疸等异常,应立即就医。 现代生活方式与胆囊结石的关系:现代生活方式是胆囊结石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油脂饮食、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如跳过早餐或暴饮暴食)都会影响胆囊功能。此外,快速减肥和代谢综合征(如肥胖或糖尿病)也会显著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以及规律作息,是预防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避免过快减肥和过于油腻的饮食同样重要。 总的来说,胆囊结石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病。了解其成因和危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能有效保护胆囊健康。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及时治疗和术后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实用的健康指导,帮助您远离“石”扰,拥抱健康生活。 (六安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