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皖西党建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金寨

“红色评议站”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陈梦实 卜晗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自从咱们村有了‘好管家’,村里的矛盾少多了。”金寨县关庙乡大埠口村的村民在闲谈时,高兴地谈论着村里的变化。他们口中的“好管家”,正是村里的红色评议员。
  2023年以来,金寨县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从当地老红军(烈士)后代、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村医等群体中遴选了一批威望高、群众认可的人员作为村级红色评议员,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化乡村“末梢”为治理“前哨”,探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新路径。目前,全县已建成红色评议站218个,评聘红色评议员548人,调处群众矛盾纠纷1300余件。
  “红色评议站组建之前,乡里乡亲的一些小矛盾、小纠纷主要靠乡村干部来协调,但部分年轻干部群众工作经验不足、威望不够,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关庙乡组织委员杜娟表示。
  为解决此类问题,金寨县整合综治协理员、人民调解员等人员,依托村级“综治中心”组建红色评议站,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乡村推荐”方式遴选2至3名红色评议员,并在每个评议站下设一支红色评议志愿服务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文明乡风评议。
  “我特意请来了镇上的法律顾问,就是为了妥善解决你们之间的土地争议……”在斑竹园镇金山村,红色评议员田扬平正在调解一起因修建引水渠而起的土地纠纷。一户村民因工程需要占用邻居土地,双方因此产生争执。在例行走访中得知此事后,田扬平立刻介入,组织现场协商,并成功促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
  为提升红色评议员服务群众的能力,金寨县通过乡镇党校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比如斑竹园镇实施的“月度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政策理论、村规民约及“四事四权”工作法等关键领域,旨在提升红色评议员的实务操作能力。此外,镇上还特邀司法、信访等相关部门的专家亲临指导,采用现场教学和示范,加速红色评议员对工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从而增强他们在参政议政、调解纠纷以及推动村级发展方面的能力。
  “起初被选为红色评议员时,我有着无法胜任的顾虑。不过,随着镇里定期举办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法律、信访和基层治理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我调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红色评议员田扬平感慨地说。
  “不仅要选好红色评议员,也要管理好这一群体,这样才能发挥红色评议站最大效益。”金寨县委组织部农组股股长吴琼芳介绍说。“选拔优秀的红色评议员仅是开始,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管理这一队伍,以确保红色评议站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该县出台了一套红色评议员的负面清单和考评机制,明确将违规违纪、逃避责任、不公正行为等列入负面清单。采取百分制赋分方式,对评议员的考勤、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和群众满意度情况进行分项赋分、综合评价,并据此评定“优秀”、“称职”、“较差”等级,兑现绩效报酬。
  在金寨县,各村党支部还邀请红色评议员列席月度工作会议,利用支部大会或主题党日活动对优秀红色评议员进行表扬表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我们将持续用好红色评议站,深化红色评议员在更多领域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吴琼芳表示,红色评议站的建立,不仅逐步形成了“民事民问、民事民管”的治理新格局,而且有效推动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金寨县的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