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管理
皖西日报
作者:王敬敬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多发生于体力劳动强度大、从事持久站立工作,或久坐少动的人群。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如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引起腹腔压力增高,增加下肢静脉瓣膜承受压力和循环血量超负荷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后天因素。 对于严重的静脉曲张,非手术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此时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来凝固和摧毁组织的手术方式,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是使用双极导管在静脉内产生高热(80-120℃),高热相关的炎症反应可导致静脉内皮破坏以及静脉壁肿胀,以及弹力纤维重塑及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使静脉闭锁。射频消融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管理是一个全面且细致的过程,旨在确保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快速康复。 术前管理 1、病情评估与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术。术前,患者需要接受常规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造影等,以排除手术禁忌症。 2、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方式及预期效果,解释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和成功案例,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信心及安全感,使之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3、术前准备:对于平时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术前,在站姿下用手术皮肤记号笔标记患肢迂回扩张的静脉,并在体表绘出浅静脉曲张的走向,以明确需要治疗的范围。 4、合并症处理:若患者有小腿合并症,如溃疡、感染等,需指导其术前尽量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固定,待肿胀及炎症情况完全消退才能进行手术。 术中管理 术中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利用超声精确定位大隐静脉主干的穿刺点,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并置入射频导管。沿着大隐静脉主干进行肿胀麻醉后,启动能量发生器进行射频闭合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手术区域的情况,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与患者适当沟通,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术后管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皮温、颜色及末梢血运情况,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局部组织有无灼伤、神经损伤等。 2、活动指导:术后步行至病房,连续行走至少30分钟,采取仰卧位,患肢远端高于心脏20-30cm,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卧床时行踝泵运动:指导平卧位,将踝关节从中立位缓慢匀速跖屈至45°后停留3s,随后缓慢匀速背伸至30°,停留3s后移至中立位,将上述运动作为一组,于10s内完成,30-60次/h,于5-10min内完成,300-600次/d。注意训练强度可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调节。 3、饮食指导:术后初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多饮水。 4、并发症预防: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强化患者适当行走的概念,不可静养,行走锻炼每日4-5次,每次30min,速度为1-2s,时间以早起、午饭前、午休后、晚饭后、睡前为宜。向患者讲解自我观察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术后几日内患肢略感酸胀属正常现象。术后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负重,术后2周内勿用热水清洗患肢。2-3天后拆除弹力绷带,指导穿弹力袜2-3个月。 综上所述,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配合。通过细致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术中操作和科学的术后护理,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快速康复。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王敬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