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纵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手足综合征        ——中药熏洗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经常会使用一些化疗药,比如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那么会出现什么反应呢?就是手脚发麻,甚至皮肤发黑,重的可能皮肤会裂,我们叫做手足综合征。其实中药调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种症状,中药熏洗治疗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药熏洗是一种通过将中药煎煮后所得的药液进行熏蒸或洗浴,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外治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温热刺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末梢的麻木症状。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和热疗效应,中药熏洗可以有效减轻手足综合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熏洗的原理:中药熏洗所使用的药物多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例如,当归、川芎、红花等中药具有很好的活血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供应;透骨草、独活等药物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缓解麻木和疼痛的症状。通过熏洗,这些药物成分能够直接渗透到皮肤和组织中,发挥其治疗作用。中药熏洗过程中,热水的温热效应能够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还可以缓解局部的僵硬和疼痛,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患者体质较寒时,温热的熏洗可以温经散寒,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中药熏洗的方法:
  1.准备工作:选择一个足够大的盆,能够同时容纳手或脚,并确保患者能够舒适地将手或脚浸入药液中。准备几条干净的毛巾,用于擦干手脚以及在熏蒸过程中保持温度,提前煎煮好中药药液,并过滤掉药渣。常用的中药配方包括当归、川芎、红花等,有助于活血化瘀、减轻麻木。
  2.熏蒸过程:将煎煮好的中药药液倒入盆中,确保药液温度适宜,在40℃左右。温度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温度过低则效果不佳。患者将手或脚分别放入药液中进行熏蒸。此时,可以用毛巾覆盖手足,以保持温度和湿度,增强治疗效果。熏蒸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尽量不要移动手脚,以便药液能够充分接触皮肤,发挥作用。
  3.时间控制:每次熏洗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时间过短,药液的药效不能充分发挥;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过度吸收而产生不适。每天可以进行1-2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通常早晚各一次效果最佳。中药熏洗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建议患者连续使用1-2个月,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4.后续护理:熏洗结束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手足,保持温暖,避免受凉。后续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和防止二次感染的重要环节。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刺激皮肤。熏洗后,手足容易受凉,应及时穿上保暖的衣物或袜子,避免受寒。熏洗后的皮肤较为敏感,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或洗涤剂,选择温和的护理产品。
  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应特别注意避免过热,药液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或产生不适感。通常,药液的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以保证温热效果的同时不伤害皮肤。在使用之前,可以先用手试温,以确保药液不烫手。温度过低会降低药液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确保药液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2.清洁卫生:熏洗的器具和药液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健康,每次使用前后,熏洗盆及其它用具需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药液的煎煮和过滤过程应保持清洁,避免药渣或杂质进入药液中。药液应在使用前过滤干净,确保没有沉淀物或异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观察反应:在熏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法。熏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过敏、红肿、瘙痒或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反应,应立即停止熏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继续刺激皮肤。除了皮肤,患者还需关注身体整体的反应,如是否感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
            (六安市中医院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