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金寨县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实践与启示

——以金寨县凤凰河为例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安徽面积最大的县,也是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山洪灾害防治任务重。凤凰河小流域属淮河流域史河水系,流域面积54.4平方公里,坡降7‰,年平均雨量1388毫米,流域内有高危险区16个、威胁人口510人。
  一、凤凰河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思路
  预警求准方面。流域内建有自动雨量站5个(附近可用雨量站3个),测雨雷达1处,与4个防治村进行关联,动态预测预报临近降雨数值,实现了监测高精度、全覆盖。同时实时获取流域内人口热力,通过LBS靶向预警精准发送公众预警短信。
  工程提标方面。凤凰河是我省第一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2016年1月建成并发挥效益,治理河段防洪能力从不足5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
  搬迁减量方面。近年来,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资金,全县共迁出沿河低洼等高危险区群众1845户5613人,其中南溪镇192户791人。
  群防增效方面。一是通过网格化包保责任体系,压实基层防御责任。二是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抓实基层防御预案落实。三是通过小流域“四预”预演,做实做细临灾转移措施。
  二、建立凤凰河小流域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雷达反演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结合气象雷达降雨反演数据,支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第二道防线。设自动雨量站5个,流域外还有3个自动雨量站,确保断网情况下雨水情信息测得到、报得出。
  第三道防线。流域内简易雨量站4个、自动水位站3个、人工水位站1个、声光电预警设备1个,以及人工不间断巡查,确保“三断”情况下工作有序。
  三、强化小流域三阶段预警
  预报预警。24小时气象风险预警,平台自动推送短信至相关责任人,当预警等级达到橙色、红色时,在电视等媒体播出,提醒各级密切关注降雨。6小时风险预警,平台智能AI语音提醒市、县水利部门责任人,督促加强值守、加密巡查。2小时短临预警,平台LBS靶向预警,向社会公众发送短信提醒注意避险。
  监测预警。实时降雨超阈值时,平台通过短信、智能AI语音提醒县级水利部门研判后向镇村责任人预警,加强防范,视情组织人员转移。第一时间点对点电话叫应基层责任人,形成工作专班与预警平台“双保险”。同时,LBS靶向预警自动向强降雨区社会公众发送短信,提醒做好避险。
  现地预警。现地雨量、水位监测产生预警时,村级责任人加强巡查,通过预警广播、铜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设备,提醒人员注意防范,及时转移避险。
  四、结合小流域数字化预演及针对性预案,划分责任网格落实防御责任
  全县落实山洪灾害防御包保责任体系,山洪灾害防御落实从村级延伸至责任网格。当接到24小时风险预警时,村级包保责任人通知网格长上岗履责,密切关注天气及雨水情变化;接6小时风险预警时,村级包保责任人加强巡查值守,做好灾害防御准备;接2小时短临预警时,村级包保责任人落实避险措施,视情提前转移人员。当实时降雨超过阈值,接到上级准备转移预警时,提前转移老弱病残幼等重点人群;接到立即转移预警时,则组织其他人员转移。
  (作者系金寨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