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情怀代代传
皖西日报
作者:宋小娟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宋小娟
七十多岁的母亲喜欢拉着二胡唱红歌。她每天都会跟着自乐班去公园唱歌,也经常跟着自乐班一起参加社区的慰问表演活动。母亲常对我说起张阿姨,她戴着党徽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养老院等义务演出唱红歌,那种自带信仰的精神气,激励出母亲心中的党性,让母亲羡慕,也让母亲有了入党的想法。
记得我上初中时,父亲终于买到一部收音机,每次父亲都喜欢播放红歌。我在耳濡目染间,学会了《红梅赞》《南泥湾》《东方红》等好听感人的红歌。母亲也经常教我唱红歌,她告诉我,红歌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党史教育的最好方式。理想的种子在我的内心萌动着,让党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变得高大起来。于是我的心间也埋下了一颗小小的党性种子,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认真写出了好几大页的入党申请,递交给大学的党支部。党组织一直在考察着我。于是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一定要先入党,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依旧没有放弃入党的想法。终于,在我递交了第十份入党申请的时候,我终于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记得我站在党旗下紧握拳头,对着党旗宣誓,心中满怀着感恩之情。
年少的父亲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爷爷曾当过长工,解放后一辈子以种田为生。正是因为党的号召让父亲选择了参军。父亲修过铁路,干过通信兵,经过锻造和锤炼后,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父亲沐浴着党的温暖,先后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并光荣入党。
复员后进入工厂的父亲,在单位多次被评为业务标兵和劳动模范,经常在生活方面热心帮扶年轻人,在思想上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言传身教,让工厂的年轻人向党靠拢。常常为职工们讲党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父亲常说,正是因为党,才让他过上了好日子,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男孩,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成为一名永不褪色的优秀党员。退休后的父亲,继续为社区忙碌着,经常参与“两学一做”活动和公益事业。
受到父亲的影响,母亲的思想和行为也一直向党靠拢。记得母亲有一次跟着自乐班去社区唱红歌,正好遇上一位大婶抱着哭闹不止的幼儿,母亲和张阿姨一同去帮助这位大婶。当母亲伸手想帮大婶哄孩子时,大婶迟疑着,扭头看到了胸前佩戴着党徽的张阿姨,就毫不犹豫地将孩子交给了张阿姨。这让母亲很难堪,但同时也意识到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和依赖。
于是母亲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想让我帮着修改。父亲知道后,特别高兴。他帮着母亲修改更正,将其中不深刻的思想纠正改错,感觉此刻的父亲,比自己入党还高兴。后来父亲写了推荐信,做了母亲入党的介绍人。很多人都不理解母亲这么大年龄,干嘛想着去入党。
母亲笑笑没有解释,而是默默拉起了二胡,我和父亲随着音乐激动地唱起《闪闪红星》的主题曲:“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我看到父母的眼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而我也感动得有些哽咽。这个时候,正在上大学的女儿红着脸拉拉我的衣角,悄悄告诉我:“妈,我昨天也向大学的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母亲常说,红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会鼓舞着我们迎着时代朝前走,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点燃永不熄灭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