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百科论坛·公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许亮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一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利益的关切。本文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结合公安交警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工作实际,浅谈为何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如何践行这一思想,推动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含义及发展历程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民本理念,内涵极其丰富,影响非常广泛,许多学术解读源于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其最本质的内涵是一致的,核心思想都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都是“民为国本”“政在养民”。
  “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萌芽于商周时期,当时的领导者已开始从夏、商灭亡的教训中,初步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加剧,民众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孔子较早提出重民、富民思想,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本思想”体系。汉唐时期,“民为邦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民本思想”在明清时期得到更加完善,对民众的力量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其民本哲学思想有鲜明的民主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光辉,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居于基础性的位置,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思想和观念。
  二、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就是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价值追求和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国、跨时代的影响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指出了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正确道路,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价值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指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重要遵循。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积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秉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原则,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承载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贯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幸福。 
  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六安市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中心巩固“舒心车检”成果,做到“刚性监管”和“柔性服务”相结合,推进“交钥匙”、网上预约、上门接车的便民服务措施,开展“警企恳谈会”、上门培训、现场指导的助企发展活动,协助协会举办提升机动车安检质量规范经营秩序培训会,用热情服务促进严格监管。
  (二)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回望我们党一百多年发展历程,正是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内涵,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自觉接受人民批评监督。监管中心认真开展“学英模、强公正、正警风、严纪律”数字治警专项行动,以及“强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主题活动,深化“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的服务理念,畅通群众投诉、举报及意见、建议的渠道,及时回复、处置群众的投诉和咨询,推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交警业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三)推进机动车安检工作高质量发展。六安市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中心主要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是为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危害程度,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源头。机动车检验监管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在监管审核工作中,监管中心持续加强对“两危一客”、大货车、挂车等重点车辆的监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监管工作,做到“五不放松”,即:紧抓重点车辆不放松、紧抓重点部位不放松、紧抓外观审核重要环节不放松、紧抓重点资料不放松、紧抓视频和照片监管不放松,积极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难点,予以规范统一,推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为企为民服务中,监管中心牢固树立“企业有呼、公安有为”的工作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落实服务措施,努力减少办事群众等待时间。加大对安检机构的业务指导,协助协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做到帮扶于企、取信于企,让安检机构从被动的监管转向自觉提高,更好地去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下一步,监管中心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坚决树立“群众有呼、公安有为”的服务理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推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车检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作者单位:六安市机动车安全技术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