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知多少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中国古代,曾经涌现出很多不甘暴政率众起义,驰骋疆场、率众杀敌的巾帼英雄,她们的事迹虽然不为众人熟知,但同样在历史长卷中,绽放着异彩,展示着一代女性的尊严与骄傲。 【妇好】首位军中女统帅 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妇好曾多次受命征战沙场,连克周边诸国,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同时她还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60多位,而妇好则是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妇好去世后,追谥曰“辛”,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司母辛鼎即是她的用器。 【冼夫人】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约520—601)是岭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领袖。她是岭南少数民族首领,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备称雄割据的条件。但她在全国处于混乱分裂之时,不搞割裂分治,而始终拥护封建朝廷和维护祖国的统一,成为支持南朝梁、陈两代和隋与唐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在她的影响下,其孙子冯盎坚决不称王割据,并归附唐朝,对唐朝统一岭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她的丰功伟业,高风亮节,在两广地区建造了很多庙宇。周恩来总理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冼夫人是我国越族的杰出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妇女之一,她对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有贡献,她的一生是值得也应该写成历史剧的。”著名学者冼玉清则评价“冼夫人是妇女为国立德立功之第一人;妇女开幕府建牙悬肘之第一人;妇女任使者宣谕国家德意之第一人;妇女享万民祭祀之第一人。” 【花木兰】替父从军抗外侵 在中国,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花木兰(412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外族入侵的巾帼英雄,明代文学家徐渭所著《雌木兰替父从军》中载,花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载,屡建功勋。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乾封元年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商丘县志·列女》载文:“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唐朝大诗人杜牧赋诗赞之曰:“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清人查岐昌也留诗赞颂:“帕首弓腰出阁姿,卷漳营郭记完碑。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 【吕母】登台拜帅伐无道 吕母,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是新莽时期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天凤元年(公元14年),吕母独生子吕育因为官正直而被县宰处死。吕母愤而结义,聚集数百人的起义队伍神出鬼没地打击官兵,抗捐抗税,并登台祭天,自称将军。后攻破海曲城,将无道的县宰当众问斩。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其部卒参加了赤眉军和青犊铜马等农民起义军。现在,山东日照境内建有“点将台”、“吕母崮”。 【迟昭平】红颜一怒抗暴政 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王莽当政后,推行“王田制”、“连坐法”,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迟昭平于地皇二年秋(公元21年)在平原城西南河阻中(今相家河以东地区)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官衙、杀豪绅、掠贵族,分粮与贫穷百姓,扶危济弱,杀富救贫,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之众,一时声威大振,成为众豪强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资治通鉴》中载:“平原女子迟昭平亦聚数千人在河阻中,莽召问群臣擒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群臣束手无策,皆无对策。” 【平阳公主】勒兵七万振关中 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前夕,平阳公主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自称李公子,变卖产业,赈济灾民,并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短期内就招纳了四五支起义军,并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军纪严明的军队称为“娘子军”。“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震关中。”(《新唐书》)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后平阳公主协助父亲李渊攻下了长安。平阳公主去世时,以军礼下葬:“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在中国封建史上,她是唯一一个由军队举殡的女子。后人赋诗赞之曰:“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梁红玉】击鼓抗金留美名 梁红玉(1102—1135),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一身功夫,后嫁名将韩世忠。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金兵战斗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宋高宗赵构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英烈夫人祠记》给出了更高的评价:“纵横天下,争锋江淮,收豪杰,揽英雄,内平叛逆,外御强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古今女子,唯此一人也。青史斑斑,名节永垂。” 【唐赛儿】集聚教徒行天道 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明初,“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广大人民陷入绝境。时为白莲教女首领的唐赛儿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组织发动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取得两次大捷,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女领袖。今山东滨州建有唐赛儿雕像和唐赛儿祠。 【秦良玉】桃花马上请长缨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著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秦良玉代领夫职。秦良玉胆智过人,擅长骑射,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先后参加了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皇帝朱由检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现今重庆建有秦良玉祠,又称太保祠。 【冯婉贞】女儿虽少明大义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抵抗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据历史学家考证,冯婉贞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其身份有待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