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特别关注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妇女声》我党创办的第一份妇女刊物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妇女声》
  李 达
  王会悟
  王剑虹(右)
  钱国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对妇女工作极为重视,以各种形式、载体和思潮推动妇女运动。1921年12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妇女刊物——《妇女声》,以“中华女界联合会”机关刊物的名义在上海正式出版发行。
党创刊物
  “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马克思语)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妇女解放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意义。因此,1921年3月8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首次秘密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活动,讨论了有关妇女解放的问题。1921年7月,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便把促进妇女解放作为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一大”上,妇女解放问题作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由出席会议的代表们进行讨论。这一时期,李大钊、蔡和森等革命先驱也多次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呼吁妇女冲破封建礼教,树立自主精神,争取自身解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奠基之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改组,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女界联合会在《新青年》刊发“改造宣言”,明确提出:“要求女子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其次是帮助成年女子一切言论行为概不受父母、翁姑或夫的干涉。”1921年12月10日,党组织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375号(今黄陂南路)创办了《妇女声》半月刊。
宣传阵地
  《妇女声》半月刊是我党创办的第一个妇女刊物,每期铜元两枚,总发行所设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375?号,全国各大书坊寄售。其创刊号宣言指出:“我们既然知道我们不应该永远是弱者,为什么屈从环境,甘受他人支配,不起来打破呢?我们既然知道我们不应该永远是贫者,为什么忍饥挨饿,甘受他人掠夺,不起来反抗呢?”“女子是人类社会底一分子,有应尽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应当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经济组织变化的结果,迫使我们离开家庭奴隶的境遇,走到社会中来,要完成我们历史的使命。”
  《妇女声》的编辑工作主要由王会悟(李达夫人)和王剑虹(瞿秋白夫人)担任,刊物以宣传中华女界联合会的纲领为主,结合当时革命的具体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以“宣传被压迫阶级的解放,促醒女子加入劳动运动”为宗旨,传播世界各国妇女运动最新消息,介绍中国妇女运动的动向,引导、团结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妇女奋起斗争,公开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大造舆论。《妇女声》以白话文为主并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辟有通讯、评论、译述、世界消息、小说、诗歌、杂感、附录等栏目,稿件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由王会悟和王剑虹等刊物编辑人员亲自撰写,这些编辑大多是接受过先进革命思潮教育的女性;刊物编辑主动向当时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约稿,邵力子、沈泽民、沈雁冰等知名人士踊跃为《妇女声》撰写优秀稿件,从而保证了《妇女声》的稿件质量。
  《妇女声》不仅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也成为“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思想前沿。《妇女声》第一期言论栏中刊登王剑虹撰写的《女权运动的中心应移到第四阶级》一文,就明确阐述了共产党的主张。《妇女声》在第一期附录栏《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提出了刊物的十大纲领,首先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与男子受同等教育;其次是帮助成年女子一切言论行为概不受父母、翁姑或夫的干涉;再次是在财产、工作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妇女声》还曾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上海平民女校进行宣传,在该刊第二期上,刊登了平民女校的招生广告,登载了平民女校的简章。同时,还推出了《平民女校特刊号》,分别刊登了各界仁人志士就“平民女子教育问题”的看法。
  李达夫妇为《妇女声》的出版发行做出了突出贡献,李达自始至终都是《妇女声》的实际负责人,他不仅参与了《妇女声》的筹备、创建等整个过程,而且创刊后也承担了重要的编务工作,比如重要稿件都由他亲自审阅或撰写。李达夫人王会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见证人,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还积极为《妇女声》撰写稿件,她先后在《妇女声》上发表了《中国妇女运动新动向》《湖南女工之觉悟》等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