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合龙的惊人一幕
皖西日报
作者:倪宏珍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倪宏珍
不说当年修龙河口水库靠肩挑手推,没用一袋水泥、一根钢筋,建成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土坝的丰功,也不说当年的建设者披星戴月,常年吃住在工地上的艰难与辛苦,就说大坝合龙的那一刻,作出决定让人站到水里去挡洪水,谁心里有底?在那个缺设备、缺资金、缺物料的匮乏年代,不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能出此招吗?谁不知道水火无情啊!而我们的英雄前辈们,义无反顾,气壮山河。 记录那一刻的,只有一张黑白的老照片,看不清有多少人,更看不清是什么样的脸庞,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但是,我能说得清:都是可歌可敬的英雄!有一颗共同的赤胆忠心。 英雄们!当您不顾生命安危,纵身一跳到水中,用身躯去挡凶猛的洪水时,您可想到了您的生命?这又与革命先烈用胸膛去挡敌人的枪口有什么两样呢? 那一刻,才是惊天动地的一幕!我们在照片上只能看到两排人作围墙,而当年的刘胡兰突击连连长许芳华老人说:“三排人作围墙,人们手挽手拉着,前面用石头垫着,再用草袋装沙,不然堵不住。”可想而知,一不小心就会被洪水冲走,许芳华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她自己说:“在第二次合龙时,水冲来,一个石头把我挡住了,一个民工把我捞到坝埂上面,不然我第二次合龙时就牺牲了。”有多少个像许芳华老人一样的热血青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挺身而出。凭资料也好,凭照片也好,无法查出是哪些英雄的人们;更统计不出他们的年龄,只有参加的人自己心里清楚。65年过去了,我们不会忘记您当年的付出,您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就以许芳华老人为例来说吧,那一年她20岁,如今已是86岁了,足以证明65年前站在水中,用身躯挡洪水的人,都已是近百岁老人了。希望您也能像许芳华老人那样,常到龙河口水库大坝上去看看,享受享受大坝上的风和日丽,回忆回忆过去的往事……“当年为了修筑大坝,我也曾做过一次伟大的壮举,这里曾经是我流过血、流过汗的地方。”所有参加淠史杭工程的建设者们,当您听到或看到淠史杭现在的形势发展时,您是不是感到欣慰?当年的血汗没有白流。 那一刻,才是五六十年代劳动人民的经典传奇。无论岁月流转多少年,那一代人的精神,那一段辉煌的历史,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里,也将会永远地代代相传。 我们不会忘记: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淠史杭之歌的人。 我们不会忘记:用心血和汗水树起精神丰碑的人。 我们更不会忘记:修筑“人间天河”的建设者们,用一双双粗糙的手,一双双压不垮的肩,造就了江淮之间淠史杭上感天动地的故事。 没有你们当年吃不饱饭、累倒在工地上的付出,哪有“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灌溉面积达1098万亩的土地。 没有你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怎么能结束江淮丘陵地带十年就有九年灾的磨难。 没有你们“小雨不停工,大雨打冲锋”的拼命干劲,哪有淠史杭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长达2.5万公里的七级固定渠区。 万里长堤的每一寸,都浸润着皖西人民的汗水和热血;滔滔渠水的每一滴,都见证着皖西大地的发展与变迁。站在65年后的今天,我们穿越时空,深情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传承淠史杭战天斗地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