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 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解放思想 踔厉奋发书写六安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时军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16日    来源:皖西日报

  适值六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的关键时期,全市文旅系统锚定方向、明确路径,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和能力,营造创新创优、争先进位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在学习上下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交流研讨,聚焦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等要求,发挥职能特点,创新举办“信仰的丰碑”专题展览、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主题讲解培训大赛和主题书画展、《情系淠史杭》庐剧展演等特色活动,开展党务知识培训、文旅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和专题调研等能力提升活动,提振状态,激发干劲。
  在整改上求突破。结合大讨论活动,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围绕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落实等,全面查摆不足,深入剖析根源,建立问题台账。围绕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等5个方面要求,查摆文旅产品品质不高、文旅品牌影响力不大等短板问题17条,细化整改举措35条,明确整改时限,逐一整改落实,以“问题整改”促“工作提升”。
  在落实上见成效。1-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4390.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7%和11.81%,增长率均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2个;1-8月全市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1万场次,服务群众210万人次,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客流量位居全省前列,舒城县被列为“送戏进万村”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县。
  六安文旅发展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全市文旅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2号、皖旅组发3号文件及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实施好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六大行动”,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六安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富民强市的新动能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要紧盯能力提升,不断筑牢干部队伍思想根基。持续巩固能力提升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主动对标长三角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时刻检视工作节奏是快是慢、质量是高是低,思考工作任务是否清单化、工作谋划是否有创新等,打破思维定势、强化创新意识,真正练好一系列“硬底子功夫”,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高素质干部队伍保障六安文旅高质量发展。
  要紧盯短板弱项,着力优化文旅服务能力水平。对照大讨论活动查摆出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发展的期盼,要补齐短板、争先进位。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上,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在加快文旅产业发展上,谋划和推介一批优质文化旅游、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发展旅游民宿产业。在提升文旅服务质量上,完善提升“快进”“慢游”配套服务设施,推动旅游服务智慧化,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在提升六安文旅品牌影响力上,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开展一批“走出去、请进来”市场开发活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趋势、转变方式、同向同力,进一步完善提升文旅发展的思路、理念、规划,用高质量文旅产品提升文旅服务能力水平,彰显皖西风韵。
  要紧盯融合创新,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大文章。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是我市文旅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任务落实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文塑旅,把“两源两地”红色文化、大别山生态文化、皋陶文化、淠史杭文化等文化资源融入景点线路中,谋划推出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推进文艺演出、红色电影放映和非遗活动等进景区、进街区、进民宿等。要坚持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推进“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能级。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和研学旅游,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体育、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举办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自驾游等特色活动,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达7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8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7%以上,努力将六安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全市文旅系统将持续巩固拓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锚定“在全省增速列前茅、总量向中靠、人均朝前赶”的目标,紧扣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提振精神状态,铆足工作干劲,以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书写六安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推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