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城事·茶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到九仙尊去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5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安军

  多次穿行于皋城迎宾大道,透过车窗,仅能望几眼浓荫掩映的九仙尊产业园,一闪而过却留在我心中。机会终于来了,今年母亲节前一天,天气也不热不燥,朋友相约,我欣然前往。
  九仙尊其实是九仙尊霍山石斛现代化产业园的简称。了解九仙尊,我是从听闻霍山石斛开始的,才知晓霍山石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尊为“九仙尊”;再者从六安经济开发区简介中,得知是开发区招商的明星企业,由浙商投资创办,融组培育苗、科研开发、非遗传承、生态观览、健康体验与美食品味为一体,实乃全球规模最大的霍山石斛现代化产业园,声名鹊起。
  虽然没有赶上以“米斛雅集·山野茶会”为主题的九仙尊首届霍山米斛花节,但我们一行人依然兴趣盎然走进九仙尊园区,跟随营销总监“零”距离观览体验,依然能够感受到彩旗飘飘的盛节气氛,余韵亦在。接着缓步来到南展厅,在观赏宣传推介展示走廊中听讲解,又查看了组培胚芽车间,还欣赏到米斛枫斗古法制作的非遗传承演示,偌大的车间寂静无声,女工们身穿采制服,18道古法制作流水线操作,娴熟的制作技艺一览无余。在展示厅的醒目位置,悬挂着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亲笔题词“霍山石斛 中华瑰宝”,摆放着题词桌和笔,电视屏重复播放着吴邦国考察园区的画面。企业文化寓于生产过程,生产制作又力求复制原生态,令人耳目一新。
  穿过车间走廊,走进育苗恒温室,缓行在布满鲜花盆景的温室步道,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交流与互动,呈现我们眼前的万盆幼苗正在这里“温室驯化”,有的1到2片嫩芽,有的3到5片新叶,纵横排列,摆于架上,假以时日,放归大自然,运送到霍山养生谷万亩“野外放养”基地,植于石上“顺天而养”,依靠北纬30°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沐浴日辉月光,润透风霜雨雪,吸取山水灵气,历经五年生长,再采摘或原生态地加工制作食材作料,或研发制成中药系列保健品,或酿酒或烹制休闲食品,这更诱发我们去九仙尊霍山石斛养生谷“一探究竟”,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态和美的现代产业园吗?
  跟随总监的脚步,我们一行走进“西山药库”百药园,说是“西山药库”的精华浓缩更贴切。在大别山西部、位属霍山境内、核心的80多平方公里区域,盛产石斛,历代医家医著从2300年前的《名医别录》记载“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到《神农本草经》、到唐朝《千金方》、到明代《本草纲目》、到现代医学研发,都有详细的载述,被称为“西山药库”。在百药园保存有70多种石斛种源,被精心制作成一个个叠翠花艳的盆景,错落有致地存放于盆架,袒露着天然的色泽和气味,保存了石斛的原生态,亘古不变的山野原味留在山水间,充分展示了现代化产业园的生态和美。
  绿因花衬而青翠,花以绿掩而娇艳,人在叠绿中、花团锦簇中更妩媚。出百药园,一条静谧的人工渠东西穿过产业园,我们行于丝丝垂柳的堤岸,伫立于亲水平台,再步入梨园,同行中的女士活跃起来,蝶飞蝶舞一样,亲吻石斛花,手牵柳丝,赏清水睡莲,盈步鹊桥;男士们深受感染,纷纷咔嚓、咔嚓按下快门,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置身九仙尊,我们好似在欣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条观赏步道,一条绿水,一堤垂柳,一座鹊桥,一个冰洁花香的梨园,还有驯化温室和盆景种园,好似徜徉在乡愁绵绵的故里乡间,犹如走进一座堆绿叠翠的公园。可不是吗?在我们观览之时,大巴车载来几批游客正在体验生态健康游,原来九仙尊已被列入3A级旅游景点,无不惊叹九仙尊产业园发展的独创新路。
  在文化体验中心,我们一行稍事静坐,用心品尝米斛花茶,茶色青黄晶亮,茶味淡淡溢香,滋润心肺,醒神明目。晚餐就留在九仙尊,石斛宴是我们一行心中的期待,满桌18个碟盘锅盏佳肴,堪比满汉全席,犹如皇家宫宴,取自本地食材,每一道菜都有石斛作佐料,凉拌加它而时新,生炒加它而脆爽,红烧加它爽口香粘而不肥腻,清炖加它去膻腥而汁浓汤鲜。石斛宴色香味俱佳,斟一杯石斛酒,挟一口石斛菜,盛一碗石斛面,杯盏觥筹中愉悦身心。据了解,九仙尊霍山石斛现代化产业园充分挖掘传统中医药的机理,运用现代化科技研发,生态化规模生产,按照沏茶饮料、食材佐料、免疫滋补、润心清肺、美容化妆、酿酒等不同用途,已把霍山石斛的花、叶、茎、根须,研发出系列10多个臻品,远销国内外。
  仰望织绿缀花的园区,倾斜的阳光熠熠生辉,明亮的车间纤尘不染,高科技的恒温驯化室,原生态保护的百药园,流连于林荫石径、堤岸、亲水平台、梨园,披一身绿装,浸染一身花香,润泽一腔健康,都让我们一行有一种超出期待、何其奢侈的感慨,暂时忘却城市的繁华与烦躁,恍惚行走山水间,不仅为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而深深地折服,更为拥有这样现代化的生态产业园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