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见
皖西日报
作者:李贤龙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李贤龙
一个既有人间烟火,又有诗和远方的城市,我想应该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吧,我想说,叶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叶集,虽然是第一次,但却像是在见一位朋友,一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 素有“安徽西大门”“大别山门户”之称的叶集,不愧是一块风水宝地——东融长三角、西接中原地、北依淮河水、南枕大别山,虽然只有568平方公里,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叶集不仅充满了诱人的烟火气息,还蕴含了满满的诗与远方! 这里的民间曾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叶集三大怪:麻秸墙,桩在外,鲜鱼炕了卖,一年四季羊肉菜。” 话说这三怪之一就是这儿的羊肉,正所谓夏吃沥汗,冬吃暖身,四季皆宜。红烧的、清炖的、香酥的,做包子、包饺子……十八般厨艺尽显叶集羊肉的无穷魅力,足以让人垂涎欲滴!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叶集的羊肉好,我认为要得益于这儿的水土好。听当地人说,这里周围很多是沙湾地,源于大别山北麓的史河,甘甜清冽,没有污染,贯穿全境。沙湾地带,粮草丰茂,特别宜于羊儿生长,这样就能理解叶集的羊肉为什么别于他处、这么鲜香可口了吧!难怪好多人会不远百里驱车来叶集,仅仅也就是到这吃上一顿羊肉,就为了一个字——值! 不过此次叶集之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吸引我的不止是香喷喷的羊肉,还有这里久负盛名的未名文化! 受五四运动影响,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诞生很多由进步青年创办的新文学社团,其中由鲁迅领导的未名社,就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社团。未名社共有六名社员,除鲁迅、曹靖华之外,另外四人都是叶集人,被世人称为“未名四杰”,他们分别是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和韦丛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在鲁迅先生的带领下,用手中的笔唤醒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有力地开拓了当时年青一代的价值观和崇高信念,为中国革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是叶集人的骄傲,更是普天下文学人的骄傲! 也许是受“未名四杰”精神的影响,叶集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在这里陆续走出很多文学大家,譬如军旅作家徐贵祥、现代文学教授黄开发、乡土散文作家穆志强、黄圣凤等,他们无疑是对赓续未名文化最好的诠释!随着未名湖、未名广场、未名路等一系列地标性建设的完善,未名文化已成为叶集名扬天下的闪亮名片。 此次叶集之行,让我感受很深,是什么让一个人口只有二十多万的叶集,能在短短数十年间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我认为是文化,对!具有非凡烟火气息的文化。代代传承,历久弥新的地域文化,滋养着叶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而吸引我的正是这一点,也正因为这一点,让我越来越喜欢这座陌生而又亲切的城市,即便相隔甚远,亦觉未来可期! 最后还是说一句虽然老套,但绝对真诚的话,做个结尾吧——祝叶集越来越好,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