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书山艺林·采风特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叶集小老表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桃园深处有人家  徐 缓 摄
  冯立忠

  真正对叶集羊肉的认知,是去年随市文化和旅游局编纂《皖美好味道》一书,我参与跑了相关县区,一圈下来,才真正了解到六安土菜的魅力。如金寨的吊锅、霍邱的构树鹅肉煲、霍山的灯笼椒煮豆腐、舒城的全鱼宴、金安的蒿子粑粑、裕安的土鸡烧板栗,之所以能让人大快朵颐、赞不绝口,总体感觉是文化底蕴深厚,风味特色鲜明,有的名菜更是历史悠久,就比如叶集的羊肉。
  “叶家集,三大怪;麻秸墙,桩在外,鲜活的鱼炕了卖,一年四季羊肉菜。”这首民谣传唱广泛,可见叶集羊肉的名气。
  叶集自古是一个商贸之都。考证说,明代有一批回民,靠着一根大扁担,走南闯北,行至叶集,看史河两岸,水美土沃,便定居此地。
  如今家住孙岗乡陈店村的陶应亮,人称“叶集小老表”。小老表说,1920年起,他的爷爷就凭借一根大扁担靠双肩贩卖叶集风干羊肉等特产,走南闯北,去北京,闯上海,养活一大家。1953年,小老表的父亲13岁,就跟着祖父开始为生产队宰牛杀羊,直至家里喂牛羊。
  陶应亮说,从他记事,就看到母亲在做牛羊肉。母亲烧叶集羊肉是一绝。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什么饭菜都没有母亲做得好吃。
  2016年,陶应亮姐姐因病去世,才46岁。从此,妈妈伤心卧床不起。而这个时候,他还在广州发展,为了家庭,决定返乡创业。2017年春天,陶应亮就在自己家开起“小老表饭店”,凭借着对羊肉的烹饪技法,再涉及直播领域,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叶集小老表羊肉一炮而红。他的总店也成为网红美食店。如今,走在大街上,很多人已经不喊他陶老板,就叫他小老表啦。
  经过五年多的专业经营,餐厅累计接待客流量已超过10万人,网络传播量达到1200万人次,年营业额突破500万元,常年解决当地就业人员10多人。
  小老表告诉我,其实,他最拿手的是烤全羊,这并不是叶集羊肉的传统吃法,也是一种创新。叶集所产的“湾羊”羊体较小、肉质柔韧,特别适合烤制。用大别山栎炭慢慢烧烤,数小时后,羊肉金黄油亮,外部肉焦黄脆,内部肉软鲜嫩,肥而不腻,酥香可口。
  机遇往往都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小老表的创业精神,引起所在村驻村第一书记、省商务厅张仕勇的关注。经过他的争取和协调,省城餐饮界专家焦福成等专程来到小老表的饭店调研,并决定通过“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的途径,以小老表大灶台为载体,开展徽菜名厨学徒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劳动者就业创业。在此基础上进行辐射,将陈店村打造为叶集羊肉特色美食村。其次是推广包括小老表在内的“叶集羊肉”地标美食,深度挖掘叶集羊肉特色美食文化,使“叶集羊肉”这一皖西名肴,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农产品由“菜篮子”向“菜盘子”迈进,让千年古邑的印记与时代发展的繁华深度融合。这让小老表的平台更大了,示范带动作用愈发明显。
  创业5年多来,小老表在餐饮界获奖无数,已经成为叶集区域的知名抖音达人,有人戏称他是专业做羊肉餐饮饭店中,抖音最火的老板。如今,他已经把连锁店开到霍邱、金寨及河南固始等地。谈起发展,小老表憨憨一笑说,我也没有啥其他多想的,叶集羊肉能走出叶集、走向更大的天地,我就开心啦。
  好山好水好食材。味道,是一个地方温暖的记忆;美食,同样是一个地方靓丽的名片。
  我相信,在叶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很多人都在演绎着小老表一样的创业经历。温暖、上进、有激情,正和上叶集蓬勃发展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