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鸣 很有趣 受启发
——全市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成功举办本报记者 单姗/文 袁洁/图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成长的路上,你有烦恼和困扰吗? 当你遇到困扰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又会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形式,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4月4日,六安市首届中学生校园心理剧大赛在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教体局主办,经初赛评选,共23个优秀剧目被推荐至决赛舞台。 《对校园霸凌say no》《走出困境》《听,我的心有话说》《以爱之名》……23个校园心理剧一一登场。这些剧目均取材于真实生活,主题鲜明,围绕“青春期困扰、亲子关系、挫折教育、生命教育、入学适应”等内容进行创作,学生演员们分别从不同角度,用贴近生活的形式和语言,将自我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蜕变“搬”上舞台。剧情结构清晰,同学们全情投入,在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演绎出常见的心理困扰,引起共鸣,发人深思。 “愤怒也可以是勇气,自卑也可以是动力,焦虑也可以是善思……”这是轻工中学《爱,存在》剧目的结尾台词,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该校初一年级的张晟阳和叶志远是这部剧的演员,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心理剧。该剧聚焦的是同学之间、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引导青少年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和视角看待问题。张晟阳说:“在演绎中,我们很容易投入角色中,这次经历,我感受最大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更要积极寻求帮助。同时,我想告诉小伙伴们,不要怕困难,也不要怕失败,这些问题都可以助你成长,办法总比困难多。” 校园心理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广受师生欢迎。校园心理剧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通过“自己演,演自己”,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 在剧本创作、排练、初赛到决赛过程中,各校心理教育指导教师和学生们认真推敲每一处细节,也在剧本演绎中互相陪伴,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六安一中《对校园霸凌say no》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该校心理教育活动中心教师姚璐告诉记者:“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更需要通过‘悟’的形式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成长。心理剧来源于真实生活,更具贴近性,代入感强,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在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中,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学会换位思考。另外,也可以给观看心理剧的观众提供一种更加积极、客观的视角。” 经过激烈角逐,六安九中《校园“孤勇”鸭》、金寨一中《心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岁月神偷》、六安一中《对校园霸凌say no》荣获一等奖;六安二中《临春》、轻工中学《爱,存在》、皋城中学东校《心里的声音》、舒城职业学校《窒息的爱》、青山路初中《“刺猬”成长记》、霍山职业学校《走出困境》、皋城中学《以爱之名》荣获二等奖;皖西中学《迈入光明的晓宣》、六安中学《青春无悔》等12个剧目荣获三等奖。 “校园心理剧比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在学生层面,促进了青少年的思考,提升了青少年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也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以活动为抓手,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教育工作者发掘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加多元化地看待学生;在家庭及社会层面,促进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家长通过心理剧,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科学地教育孩子。”此次比赛评委之一,裕安区教体局心理教研员、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正高级教师黄孝玉表示。 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为积极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提升家庭教育”已被市教体局列入年度重点交账任务清单,并印发《六安市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六安市优化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形成全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