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城事·茶舍·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徽音”传美誉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1月12日    来源:皖西日报


  洪登北 摄
  郑策

  初冬的周末,应市作协的邀约,去了久违的悠然蓝溪风景区,去寻访一处名为“徽音楼”的所在。
  乍一听说“徽音楼”,让我不由得联想起同音的民国才女“林徽因”。我特意查了一下资料,“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林徽因其本名就是“林徽音”,后因常被人误认为是当时的另一位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虽然“徽音”跟安徽没有什么关系,“徽”是美,“音”是声誉,“徽音”其意就是美誉、美德,但“徽音楼”与“林徽因”,它们之间会否有某种跨越时空的因缘,会否有某种意想不到的交集呢?我欣然应约前往,唯置身其中,我的好奇或许会寻找到答案。
  漫步园内,阳光偶尔从阴沉的云层间隙闪过,洒落在路旁的众多绿植之上,青绿红黄,各色花叶点缀枝头,一派秋冬换季景象,并没感觉到颓败气象,氤氤氲氲的氛围,恰恰非常契合园内的徽派风格,黛瓦、粉壁、马头墙,疏叶、残荷、竹篱笆,行走其间,仿佛在灰白的历史画片中穿行,沿曲径缓行,拐角处忽见有黄花、红叶探出,让人恍有穿越之感。
  举足间,徽音楼亲水民宿已近眼前。徽音楼坐落于蓝溪千亩寿湖之畔,择水而建,临水而起;是一家以徽文化为主题,集商务、学术交流、度假型、智能化的高端民宿酒店,隶属于安徽润瑞文旅有限公司。行至花墙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整体的徽派风格、黑瓦白墙、斗拱飞檐的徽音楼翼然水滨。
  入得楼内,观其内饰古朴雅致,书画悬壁,灵石矗立。肃立礼佛、抚触灵璧,静心而凝神;再沿内廊而行,但见每一处房门边都有别致的名号:池州杏香、九华烟红、太平清韵……如此“徽州风情”近在眼前却又令人神游万里,心神立时融化进大美安徽的“皖山皖水”之中。
  推门而入,屋内陈设儒雅,翰墨馨香,最为难得之处便是那一隅临水阳台,畅迎寿湖,一见之下顿生揽湖入怀之感。凭栏远眺,水色空蒙,湖面粼粼,沿岸古迹、画舫、市街美景尽收眼底。此处最适合闲暇之余,邀三俩好友,静坐水榭,烹茶煮酒,共享此地建筑、园林、小品、湖面对影之趣……
  “徽音”传美誉,果不虚言。其实我们此次应约前来参加由市作协主办、润瑞文旅有限公司承办的“金秋徽音楼”主题采风活动,其主题就是:欢聚“徽音楼”,赏徽派山水文化;融合“大文旅”,话皖西翰墨书香。
  身具文人气质的公司执行董事王培军先生,对我们的这次采风活动非常重视,按他的说法,这次采风活动是润瑞企业与六安文化界融合互动的开端,这更是一次文人的聚会雅集。培军先生的话,倒是让我想起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文中的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管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先人之雅会,后人之效仿!
  斯楼之会,于浓浓书香中品味茶艺清茗,于妙谈高论中分享读写心得,于“徽音楼”见识徽派建筑、感受徽派文化,让人生发“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之感慨。我忽然了悟我已找寻到了答案:这是一次来自文学缪斯的邀约,也是一次观赏徽派建筑、感悟徽派文化的邀约。而此二者皆缘起“徽音楼”,也就此与“林徽因”有了渊源。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其一生涉猎甚广,涵盖建筑、美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方面,虽生活在动荡岁月,但一直忠于自我,践行着对美好的追寻。她将自己后半生的重要时光倾注于中国古建筑的寻访与梳理,协助梁思成写就中英文版《中国建筑史》,而她在其他领域亦绽放着无可替代的光华。文学上,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原来,缪斯女神就是“林徽因”,是她于冥冥中架起了这次“盛会”的桥梁。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也有人说,爱上一座城,也许是因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或为一段青梅往事,或为一座熟悉老宅。一程山水,一段记忆,徽音楼的欢会虽不是发生在“人间四月天”,但足以温暖和充实我未来的文学梦境。
  林徽因曾说过:自此认识了你,才知道什么是等待,自此爱上了你,才知道什么是牵挂。2022年的初冬,游园蓝溪,探访徽音楼,我因“徽音”之名而爱上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