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小记者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走进红色斑竹园

小记者 宋安琳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1月12日    来源:皖西日报

  咱们金寨县是中国红军第一县。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地区爆发三大武装起义,其中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就发生在金寨县境内,有12支主力红军在金寨县境内组建。现在,金寨县开发了很多红色景点,每年有许多朋友到这来接受红色教育。
  在位于红色小镇斑竹园镇境内的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广场上,我认真观看碑文,虽然很多字我还不认识,在妈妈的帮助下,了解了立夏节起义的经过和纪念园建设的情况。
  在英烈名录碑前,我看到黑色的大理石上镌刻着那么多的烈士姓名,心里特别难过,也对他们产生了敬仰之情。我站在碑前,深深鞠了一躬。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纪念园庄严肃穆,茂盛的翠柏映衬着蓝天白云,一颗颗红五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轻轻地迈上一步步台阶,生怕发出声响惊醒了烈士们的梦。
  矗立在纪念园最高处的纪念碑高大雄伟,正面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立夏节起义的烈士们永垂不朽”13个大字。站在高处俯瞰,整个纪念园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看了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介绍,我才知道,整个纪念园共安葬了2000多位烈士。我一直在找老家烈士的名字,我看到了妈妈的本家胡继兴烈士的名字。妈妈说这个人算是她的爷爷。很遗憾没找到我们宋家的烈士,妈妈说肯定有的,纪念园还在继续建呢,很多墓碑还没有竖起来。看着一块块墓碑上的烈士姓名和事迹简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很多烈士牺牲时年龄很小,要是在现在,他们可能正在高中或大学里读书。我在想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要学好本领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纪念园的围墙上,镶嵌着一块块图文并茂的碑文。妈妈陪着我慢慢地看,并耐心地解说,对我进行教育。
  道路两旁,放置着一些塑像,这些塑像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动人的故事让我常常泪流满面。每当我情绪激动时,妈妈总是拉我到怀里,轻轻地说,别太伤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记住他们的付出,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我们来到《八月桂花遍地开》主题广场。妈妈说,宝贝,你看上面的音符雕塑,你会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那首歌,就是当年起义队伍会师时,一位叫罗银青的老师根据民歌《八段锦》的曲调即兴创作的,后来啊,这首歌随着红军队伍传遍全国。听了妈妈的介绍,我高兴地跳着舞唱了起来。
  妈妈又带我到朱氏祠。这座古朴的建筑现在成了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妈妈说,1929年5月6日立夏节那天,当时商南十一处暴动点同时行动,举行武装起义。5月9日,各支起义部队和人民群众2000多人,会师斑竹园朱氏祠,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11军第32师。
  朱氏祠大门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红11军第32师成立旧址”,大门两边是詹谷堂烈士当年会师时创作的对联:斑竹满园制来数杆长枪维持共产;红花遍地训练三军大队保障民权。
  朱氏祠前,就是会师广场。当年经历战火的红檀树依旧枝繁叶茂,它见证了一段红色历史。今天,站在它的面前,我仿佛回到那烽火连天的岁月,看到了红军战士战斗的场景。
  在斑竹园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红色景点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这堂课让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生长在红色土地上的青少年,我一定会牢记红色革命历史,让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发扬光大。欢迎大家来金寨看美景,听红色故事哦。
               指导老师 李军 胡晓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