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社会广角·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鹞落坪印象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严仍江

  连日高温,暑热难耐,适逢休假,我遂于8月8日一早搭乘朋友便车向西南方驰约3个小时,一头躲进鹞落坪的勇山农庄。鹞落坪位于大别山西南部,在岳西县城西近50公里的包家乡境内,西与湖北英山、北与安徽霍山相连。
  此处离天很近,平均海拔千余米,是鹞鹰高飞栖落之地。在勇山农庄举目仰望,天蓝如洗,澄澈高远。白云常在头顶散步,有的从山那边漫过来,有的从西边谷口往上挨,慢慢悠悠;望月从东方黑黝黝的勇山上冒出来,格外圆格外明格外大。云多、月朗、天清,寥落可数的星星明而不昧。
  真是高处不胜寒!因为海拔高,百分百的绿植,太阳的迟出早归,山外白天高温四十一二度,而这里中午也才三十一二度,室内无空调无风扇也不觉热,晚间尚需盖薄被。用山泉水洗手洗衣会凉意浸骨,淘过的凉粉泡过的啤酒都是冰凉冰凉的。
  正因如此,这里成了得天独厚的康养休闲避暑胜地。近些年,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兴修道路,支持兴办家庭农庄,度假休闲避暑旅店近百家。旅客每人每天食宿150元左右,整个暑期,鄂豫皖三省游客络绎不绝,尽管山上绿树丛中民宿点点,山间公路沿线客栈连连,也常常一房难求。
  在这里,白天可以观山景就近游览拍照,爬山有氧运动,打牌看书休闲,品尝农家可口饭菜。晨起看东山红霞,西天圆月;傍晚站在楼顶西望谷口夕阳熔金,红霞漫天;夜晚坐在门口纳凉谈天,数头顶的星星,听门前溪水欢唱屋后山虫合奏。也许是气温低,也许是卫生习惯好,这里白天夜晚蚊子极少,很是惬意!
  在这里可以接受大自然的拥抱。公路和山道两旁粗壮的松、修长的竹、怀抱果实的玉米列队迎来送往。除了路和农庄门前停车、吃饭、纳凉的水泥地平,目之所及满是绿色。阳光普照之处整体是金黄亮绿,避阴处、逆光处整体是墨绿,你被淹没在大自然里,被隐匿于大山之中。
  山溪藏在山涧不舍昼夜弯弯曲曲顺势而下,从山上一个一个、山间一群一群农庄客栈房前屋后欢唱而过。山上林间各种调门的小鸟、鸣虫等在无休无止地合奏。它们好像由大自然分好工似的,轮换主奏:晨曲是无数的黄莺、山雀清亮婉转高唱,然后是无数的鸣蝉登场不急不躁地唱至傍晚,夜曲是其它的昆虫细声吟唱。溪水唱、蝉虫鸣、鸟儿叫,你总会被感染,或嗷嗷吼上几声,或放声高唱一曲,或动情低吟一首,油然融入这大自然的美妙和声之中。
  山上没有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山庄所吃所喝所用的都是山泉,清冽甘甜,绝无难闻的氯味和漂白粉泡沫。喝水时,你甚至不愿在开水中加泡茶叶;降温时,你情愿用山泉来清洗浸泡西瓜、葡萄、梨子、苹果……
  吃的都是土饭菜。肉是本地喂的黑毛猪,小鱼是本地河里野生的,鸡鸭是屋后散养的,红豇豆、紫茄子、红辣椒、黄瓜、南瓜、土豆等是房前屋后地里种的,玉米是路边田里掰的……更重要的,这些不是用燃气灶、高压锅、钢锅、铝合金锅烧出来的,而是用农家土灶,用大铁锅,用山中老朽的竹木作柴火烧出来的。在这里一日三餐,你都可见家家定时袅袅升起的青白的炊烟,你都不忍错过用土灶铁锅烧制出的可口饭菜,尤其惦记那厚厚的喷香的白里泛黄的锅巴。
  在这里,你更能够受到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你从所住农庄沿山溪和336省道往下西行1公里多便到一处民居集中地——东湾村民组。路口靠右山崖是整面巨幅浮雕:红28军将士在党旗下英勇战斗的场面。他们衣着褴褛,武器大多是大刀长矛农具棍棒,可见当年生活之苦战斗之艰。但是,他们充满英雄豪气,奋力向前拼杀。马路正对面,是一组红28军将士朝着党旗所指一往无前的雕塑。人们纷纷下车,在此驻足瞻仰。
  顺雕塑往左前行三四十米,过吊桥便来到红28军军部旧址。旧址内古木参天,两株背靠背似为合体的银杏,据说有250多年树龄,但依然生机勃勃,果实累累。还有一群古木,其中一株野柿树、一棵金钱松已历经300多年风雨。这些寿星树见证着当年的红色历史和今日的山乡巨变。
  如今的鹞落坪,如今的大别山,红色基因仍在赓续,革命传统仍在传承,革命精神仍在发扬,社会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鹞落坪,一座天然氧吧,一方清凉世界,一片红色热土,一个值得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