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与方法
皖西日报
作者:杨克凤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杨克凤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参考新高考评价体系,笔者就如何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效率,科学备考、智慧备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熟知高考评价体系,把握备考方向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察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为考察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培养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生活观、环境观,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关注2022年高考地理命题新趋向、透析热点 阅览2022年全国及各地高考地理真题试卷,今年高考试题特色鲜明,突出了新课程改革总目标的落实,注重对考生素养与能力的考察。命题有五大特色:关注生态宜居,即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打造宜居空间的生态理念。把握时代变化,反映新时代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材料。强化地理实践、户外考察、模拟实验、社会调察等实践活动。考察学生获取和处理复杂地理信息的学科素养与能力。注重地理过程,从不同地理要素入手,通过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考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人地关系。关注经济全球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走出去”将成为我国企业面对的新趋势。今后,高考命题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主线,考察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透析热点,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生态环境建设,地方性经济发展都归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6月至8月,思考北半球部分地区的高温热浪形成的机理,以及由此引发的旱灾如何防御等。现代农业、工业发展新趋势、新型服务业等热点问题。关注热点,即关注健康生活,走人地协调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透析社会热点,挖掘学科新颖命题角度,探讨学科综合性题型。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的时间长、范围广、内容全面。罗列知识目录,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复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整体性、综合性思维能力。同时,可将相应的高考试题作为课堂练习或例题来精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呈现形式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道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区位、可持续观念。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区域定位能力。将不同版本教材相融合,拓宽知识面。将记忆、理解、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落实到位。不提倡建答题模板,防止思维固化。建议:一用材料,二用图表信息,三用基础知识来答题。掌握基本思路,如原因分为内因与外因,自然原因与社会经济原因。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措施一般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科技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法律法规措施等,以及过程性、原理性问题的一般发生、发展、演化规律。 四、练习讲究时效、适度和典型化 所选的自制练习或同步资料练习要具有针对性,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并能及时批改、订正,对错题要有反馈。最好形成错题集,对做过的练习要有统计表,列知识清单,尽量少重复练习,补差补漏、覆盖知识点。可以选用高考真题,真题具有典型性,材料精准,具有考证性、科学性。利用真题不断挖掘相关知识点。练习量适中,题型符合高考题新要求,难度可因人而异。设置同步练习次数、专题总结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在于精炼。在规范化的练习中不断提升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图表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多角度,综合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 五、加强团队合作和线上线下研修 高三教学任务重,单个老师的力量有限,认识有限。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备课组分工合作,集思广益、互相交流。从复习课件、小练习制作到专题重难点、常考点突破,任务落实到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交流分享,共勉共进。备课组可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潮,如章节地理基础知识抽背中,同组老师在某个早读抽选一个班级检查背诵并发放小奖品,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驱力。 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大量在线上查找筛选资料,学习微课、优课。如学科网、高考资源网、组卷网、智学网等提供海量资料,利用大数据、云终端,甄选备课资源。也可以从相关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获取备考资源。如地理学者,跟着专家学习交流,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复习迎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选择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智慧课堂、试卷展台。顺应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下作业负担,让学生积极健康地享受高三学习生活。 (作者单位:皖西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