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联动”纾困解“薪”愁
王金本 本报记者 储勇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9名工人留下来继续工作,救活了我的公司,太感谢你们了!” “工资款收到了,感谢法院帮助我们解决了困难!” 8月初,霍邱县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和9名员工一同向霍邱县法院长集法庭干警表达了由衷感谢。 霍邱县某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为广东的四家公司代加工电子器材,曾经有200余名工人,生产效益尚好。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订单锐减,仅剩的两家上游公司也不能按期支付货款,加之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部分工人工资未能按时发放。 8月1日,9名工人将该公司起诉至长集法庭,要求该公司立即支付每人1万元左右的工资。长集法庭负责人收到9名工人的起诉材料后,立即与该公司负责人张某取得联系,得知这9名工人都是公司业务骨干,没有他们,公司的产品质量将很难保证,甚至无法运转。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长集法庭要求张某到庭与工人进行协商,但因公司拿不出钱,双方调解陷入僵局。 为了找到有效解决办法,长集法庭负责人来到该公司实地查看。进一步了解得知,8月中旬如果该公司完成广东一家老客户的订单,可以收到20万元货款,完全能够支付所欠的工人工资,但目前缺乏熟练工,订单任务难以完成。 “此次起诉的这9名工人如能继续工作,完成订单任务应该没有问题!”张某向法庭负责人说明。 这是稳定生产、救活企业的关键一招,考虑到法庭自身力量有限,法庭负责人决定借力府院联席会议制度。于是,来到该公司所在地的镇政府,讲明事情来龙去脉,请求帮助做工作,争取广东企业先付部分资金,发放工人工资,让企业运行起来。该镇镇长对此十分认可,第一时间与广东企业进行电话沟通,并安排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和9名工人所在村的村干部进行联合调解。 经过多轮协商,8月1日下午,9名工人与该公司达成协议,次日便返回工作岗位。 8月6日,该公司收到了广东企业支付的10万元货款,全部用于支付9名工人工资。至此,公司和9名工人的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也直接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赢得了双方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