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专 题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新中国的红色儿歌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儿歌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歌颂新时代,歌颂新生活,歌颂新中国为主。从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末,这个时期的少儿歌曲基本上差不多,我们姑且称之为“新中国的红色儿歌”吧。
  新中国红色儿歌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反映少年儿童日常生活,充满了童心童趣的歌曲,这类歌曲有《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上学歌》《劳动最光荣》《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丢手绢》《少年先锋队队歌》等等;二是歌颂祖国和英雄人物的革命歌曲,我们熟悉的有《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这些儿歌影响了几代中国孩子。
  这些红色儿歌中,《我爱北京天安门》大家都比较熟悉,但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关系非常特殊,曲作者金月苓和词作者金果临既是堂姐弟,又是表姐弟,他们的父亲是亲兄弟,母亲是亲姐妹。
  金果临是上海市常德路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他非常喜欢写诗,这篇《我爱北京天安门》就是他在1969年11月29日写的,后来发表于《红小兵》1970年第3期;金果临的堂姐金月苓是上海第六玻璃厂的工人。令人称奇的是,他们两人当时都没有去过天安门,他们对天安门的了解和印象主要来自报刊杂志和新闻纪录片。姐弟俩虽然同在上海,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小就分开了,他们创作这首歌时,没有任何沟通和交流。
  197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随之传唱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