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活对我的影响
皖西日报
作者:周月友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周月友
我十一岁就没了父亲,母亲整天起早贪黑忙家务照看孩子,哪有工夫过问我,只要我不打架闹事就谢天谢地了。我常常躲在家里找书看,仅有的几本小人书都翻烂了,便悄悄地找哥哥的藏书看。《七侠五义》和《水浒》有一大半字认不得,但故事情节还是晓得个大概的。对书中的英雄豪杰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心要效仿他们,将来也做个敢作敢当行侠仗义的汉子。 初中和高中阶段开始大量的阅读,只要是书。《我的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林海雪原》《家春秋》《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儒林外史》......凡是能搞到手的都以最快的速度读完。我记得五六百页的《林海雪原》就是站在煤油灯下看完的。那时看小说基本上是一目十行,以追求故事情节为主,像《战争与和平》与其说是看完的还不如说是翻完的。书中的人名字古里古怪的,情节又错综复杂,但后来还是咬着牙耐着性子认认真真地看了第二遍,很是佩服托尔斯泰的耐性和韧性。近乎贪婪地阅读虽然让我眼睛的度数越来越高,但也给我打开了一扇扇认识社会,观察人生的大门。 恩师龚世海总是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各类文学书籍。后来,恩师带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给我看,他还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这几年你的书看了不少了,现在都是大小伙子啦,要用心看看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我都看了四五遍了,越看越觉得写得好。读毛主席的书要做笔记,遇事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恩师交代事,我从不敢偷懒。 在高一暑假的闲暇时间里,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毛主席的“三论”上。期间,恩师还送给我一本华罗庚的《优选法》,建议我结合《矛盾论》一起读,还特意和我交流学习“三论”体会。毛主席的实践思想和抓主要矛盾思想,在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帮助我解决很多困难并取得预想不到的成效。 不过在所有的现当代作家中,我最仰慕的是鲁迅。在刚刚工作的头几年,他的小说、散文、杂文都尽可能地读了个遍。鲁迅的骨气和战斗精神给了我精神上的慰藉,也因当时年轻而片面理解不深,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懂得韬光养晦为何物,有时甚至是逞强好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好在龚世海老师及时点化了我。有天晚上先生约我散步,特意给我讲个“牙齿都掉光了,舌头还在”的故事: 春秋时,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老师常枞病重了。老子前去看望他,问道:“先生病得如此重,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常枞说:“就是你不问,我也要说了。”他对老子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记住了吗?”老子回答:“经过故乡下车,就是要我们不忘旧。”常枞说:“对呀。”又说:“看到乔木就迎上前去,你懂吗?”老子说:“看到乔木迎上去,就是让我们要敬老。”常枞说:“是这样的。” 然后,他又张开嘴给老子看了看,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当然还在。”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早就没有了。”常枞又问老子:“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老子回答说:“那舌头所以存在,岂不是因为它是柔软的吗?牙齿的不存在,岂不是因为它是刚硬的吗?” 说完这个故事,龚世海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周啊,你看看老子说得有道理吗?”我深有感触:“是啊!牙齿之所以容易破碎,是因为它以硬碰硬;舌头之所以与人共存亡是因为它柔软,灵活多变。常枞和老子的这番对话,是在告诉我们刚易损,柔可存。以柔克刚是一种斗争的艺术。”老师满心欢喜地说道:“你的领悟能力很好。犯不着为一些小事争长较短,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也让我后来无论是在教学公开课,还是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面都有所收获。 港台武侠小说在大陆风靡时,我也过了一把“成人童话”的瘾。那段日子几乎是疯狂地阅读着,整个人都沉浸在武侠小说所描绘的世界里。有次我的二襟兄胡建荣从新疆送大儿子到合肥读书,也带了好几本武侠小说,一套由《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和《江湖三女侠》组成的剑客传奇,一套“二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二襟兄在芜湖的那段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时光,我们白天看他带来的武侠,晚上喝酒吹剑客聊二雕,感叹人间沧桑百态。二襟兄约我退休后到新疆,他陪我到塞外上天山,也痛痛快快地潇洒走一回。2018年初,我如约前往新疆,因遭遇大雪,未能得偿所愿。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的三十与四十都是平平淡淡的,当立而未立却时常发惑,幸亏有书做伴才未至于过分平庸昏聩。四十五岁之后对小说亲热不起来了,阅读的目光全部投向传统经典,在这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从前曾听人说过“知人难,知自己尤难。”有了这番认识之后,心态就好了。退休不久就迅速地调整好情绪,这里有《退休铭》为证: 年届六旬,寸尺功名。一方讲台,卌载风云。桃李含笑,堪慰吾心。侨居六安州,安享天伦情。逗二宝学语,看长孙识丁。潜心学烹饪,诵茶经。老妻常提耳,散步影随形。偶尔敲键盘。拇指忙未停。快也哉:笑傲闲云。 退休之后依然喜欢读书,只是眼睛受不了,但我心依旧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我来说,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没有比书更廉价的娱乐,没有比读书更持久的满足。”退休了,读书经常是信手拈来,拿到什么就读什么。但仍计划着把胡三省作注的《资治通鉴》好好地读一遍,还想拜读谈迁的《国榷》,初步估算大概需要五至六年时间方可看完。 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书籍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可爱的伴侣,是我优婉的安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