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担使命 培育时代接班人
——写在纪念六安市关工委成立35周年之际市关工委主任 汪永义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31日 来源:皖西日报
六安市关工委自1986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35年发展历程。12月24日,六安市关工委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叶露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市关工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5年来,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关工委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全局中进行谋划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先后出台了两个规范性文件,党建带关建,开创了六安市关心下一代事业新局面。 35年来,全市关工委工作经历了初创探索、加快推进、全面发展和创新提高等发展阶段,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五老队伍不断壮大,组织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关工委主动作为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35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坚决贯彻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所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广大五老的政治威望、经验优势,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动员组织数万名五老谱写了一曲离休不离岗、退休不退色、辛勤培育下一代的动人篇章。 3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关工委坚持常规工作经常抓,重点工作创品牌,坚持干在实处、创新发展,多方面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取得好成绩。“五红”教育被省关工委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品牌向全省推荐。青少年普法教育先后三届被中国关工委评定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霍山县、裕安区被中国关工委评定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六安爱心助学基金会是全国200家县以上关工委基金会之一,为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关爱弱势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2005年以来三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最近5年是全市关工委工作全面发展、创新提高时期。5年来,市关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统领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打造“五红”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金寨时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5年来,各级关工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开展“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写红色征文、进行红色体验”教育活动。 一是从2016年开始,每年按照“突出时代主题、把握年度坐标、彰显市情特色、持续联办互动”的思路,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时代主题,把握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立夏节起义90周年、决战全面小康、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先后举办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5年主办或与县区联办大型红色主题教育活动20余场次,各县区关工委也都同步举办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年度活动方案,建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五红”教育“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进基地、进家庭”。在“读红色书籍”方面,市县(区)两级关工委充分利用老区深厚的红色资源,组织五老及专家共同编写《红色精神代代传》、《红军的故事》、《将魂育后生》、《红色的丰碑》等一批红色读物,发放到各中小学及农家书屋,仅《红色精神代代传》一次性发放两万多册,组织青少年阅读。在“讲红色故事”方面,全市关工委成立上百个五老“五爱”报告团,经常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单位宣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5年间,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红色宣讲1000多场,线上线下受众超百万人次。在“写红色征文”方面,连续5年在全市组织开展红色征文评选活动,先后收到红色征文2000余篇,评选获奖者达200多人。在“唱红色歌曲”方面,全市各中小学纷纷成立红歌合唱团、歌咏队,每年组织开展红歌比赛,形成了革命老区的独特风景。在“红色体验”方面,充分利用六安大量的红色遗址、遗迹,在全市挂牌确立10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部署全市各级关工委抓住清明、“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结点,组织青少年深入基地进行现场体验,实现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持续多年在全市组织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百名优秀少年”评选活动。常态化、常效化的“五红”教育活动,促进了红色基因与广大青少年深度融合和赓续传承。 坚持德法兼修,以“百校(社区)示范·千校(社区)行动”为载体,高质量抓实落细青少年普法教育。 一是高站位高起点组织推动。市县(区)两级都成立了由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关工委主任为副组长、公检法司及教育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青少年普法教育领导组。领导组横向抓部门普法责任体系的落实,纵向抓各级关工委的联动互动,全市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青少年普法活动深化突破。 二是高水平抓好典型引领。一是抓普法“面”的典型引领。全市有1700多所学校,在校学生近80万人。经县区关工委申报、市关工委确定,示范学校92所,示范社区30个,据此确定开展“百校(社区)示范·千校(社区)行动”,为“面”上青少年普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二是抓普法“人”的典型引领。在全市共选择8个普法典型,做出了优异成绩,在召开的全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交流,在全市推广。三是抓普法“事”的典型引领。总结推广金寨县关工委普法“十进校园”、舒城县关工委整合社会资源成立8个法治工作站、霍山二中关工委组织学生成立学法兴趣小组、金安区女检察官宣讲团为10万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裕安区关工委用“四个结合”落实德法兼修等九个方面典型范例。通过广泛宣传,扩大了社会美誉度。 三是高质量落实落细。全市共成立法治宣讲服务团上百个,成员533名。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700多场次,开展服务实践活动近4000场次,受众达百万人次。抓实五老志愿者队伍、法治副校长队伍、政法战线老干警队伍和青年志愿者队伍、思政课教师等普法队伍建设,4支队伍总人数约两万多人。常态化做实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读书征文演讲活动、普法体验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德法兼修养成等6项活动。同时,全市各级关工委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4662名五老成立1000多个帮扶小组,与数千名青少年实行结对帮扶;上千名五老参与网吧监督,帮助推动净化网络生态;5000多名五老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的社会环境。 坚持教助结合,实施“三五”助力脱贫行动,开展织网助学,为全市脱贫攻坚、决胜小康主动作为。从2016年开始在全市关工系统精心组织、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关工助力”活动。科技扶贫按照“培训有教材、推广有队伍、示范有基地、活动有效果”的“四有”要求,全市组织6000多名老科技工作者、老农业专家、老林业专家成立服务小分队,自编教材,深入乡村面对面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帮助青年农民创建科技示范园、种植园、农业园,选择科技含量较高的种植养殖大户进行传艺传技,培养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5年间,全市关工系统定向培养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4081人,帮助周边农民就业约10万人。 5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尽心尽力开展助学助困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成立六安市爱心助学基金会,筹资超千万元,从2018年开始共资助1252名困难家庭孩子圆了上学梦,资助资金277万元。全市各级关工委同步跟进,主动作为,筹资2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两万多人。发动全市近两万名五老与农村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通过关工委牵线搭桥,发动社会力量献爱心,有5000多名爱心人士出资出物,参与织网助学行动。 坚持党建引领,抓实3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各级关工委的组织力。2013、2019年,市委分别出台了市办21号、32号文件,对全市党建带关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关工委狠抓落实,连续两年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督查活动。重点是到乡镇进村(居),到机关进学校,督查上百个单位,召开80多场汇报会、座谈会。督查表明,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其关工委大都认真贯彻落实32号文件,重视党建带关建工作,结合实际探索和完善“带”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初步实现了常态化和“大关工”格局。一是从组织领导机制上带。各县区党委或组织部门围绕贯彻32号文件,相继出台配套文件或实施办法;明确党委分管负责同志、政府联系负责同志,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关工委主动作为、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机制,“四纳入、四统一”已形成制度。二是从目标考核机制上带。各县区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都把关工委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制订配套考核评分标准实施考核。三是从齐抓共管机制上带。工作上实行部门联动和互动,活动上进行相互帮办联办,资源上实行平台互融共享。四是从工作保障机制上带。各县区党委每年做到“四个一”:批准一份年度工作要点,召开一次全县(区)关工委工作会议,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汇报,研究一次关工委工作和帮助解决关工委需要解决的问题。 两年的督查活动表明,通过贯彻落实32号文件,全市各级关工委的自身建设正在提速,组织力正在提升。一是政治建设得到强化,政治学习制度普遍建立,五老精神得到弘扬,工作热情、工作状态得到好转。二是组织建设得到优化,特别是一些基层关工委换届后,不断配强班子,优化组织结构,建实骨干队伍,组织力得到提升。三是队伍建设得到“扩容”,目前,全市关工委队伍稳定在53000人左右。四是阵地建设和工作保障得到加强。市关工委多年强调的“硬件五有、软件五必须”绝大部分基层关工委得到落实。关工委工作经费大都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工作性补贴大都相应得到解决。更主要是通过贯彻落实32号文件,关工委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三项重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有的还得到创新发展。 今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强化组织实施等4个方面,提出16项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意见》强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学素养和法治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中央专门为关工委工作出台文件,这在历史上是首次。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要认真学习《意见》、深入贯彻《意见》,并以此为统揽,推动32号文件的深入落实,推动“五红”教育、青少年普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持续落实,推动“创建文明城·关工齐助力”活动扎实开展,在实干中前行,在前行中担当,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开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