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法院在线·红土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红色熊家河绿色生态园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孩子们在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方观男

  这里,是红色与绿色交汇地;这里,是原态与乡愁回归处;这里,是涤尘与养心兰花苑。这就是金寨县全军乡熊家河村,交通便利,境内山峦叠嶂,资源丰富,盛产天麻、板栗、毛竹、茶叶等。 
  上世纪30年代初,这里是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25军长征后,1935年2月,时任安徽省委常委、皖西道委书记高敬亭临危受命,在熊家河重新组建红28军,并把军部设立在此,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82师、红25军、红28军、红218团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徐海东、林维先等13位开国将军在这里英勇战斗过。中共鄂豫皖省委临时驻地、皖西北道委驻地、赤城县委驻地等红色革命遗址遍布熊家河村。红军医院和造枪局旧址在境内依稀可寻,红28军纪念碑威严屹立在村部前。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滚滚热潮中,红色美丽乡村熊家河正乘着党的惠民政策浩荡春风踏浪前行。
  作为2020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熊家河村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川峻美,沟深谷幽,大自然用鬼斧神工之力,构建出壮美和神奇的景点,珍珠般散落,吸引着喜欢探险的人前来。
  我们来探探其中之一的仙人洞。熊家河是当时河南省商城进入安徽金家寨必经之地,商贾人流不断。他们翻山越岭,踏出逶迤羊肠小道。沿途奇石耸立,千姿百态。峡谷内清溪潺潺,玉帘飞瀑,如烟胜雪;茂林修竹,深幽爽心。虽然未经开发,奇特幽静的自然景观已经让人流连忘返。
  山高谷深,入峡谷迎面便是一挂瀑布。一瀑两潭(母子潭),溪水清凉清澈。刀削斧劈岩石上,成片的彼岸花旺盛地生长,点亮游人的眼;野生贝母、苍术,不时惊现,在采药小路上,必须手足并用;一路听着潺潺溪水声,虽是烈日当顶也凉意爽身。再前行100米,又见双叠瀑布飞跃直下,摔打出两个水潭。潭水如碧,涤心洗肺。
  自然资源厚待熊家河,农旅发展更是如火如荼。200亩的西楼兰花庄园,10多万株兰花、樱花、月季、紫薇、海棠等苗木和盆景欣欣向荣;红28军纪念园、生态果蔬示范区、红色研学基地、黑毛猪养殖基地产业兴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全军乡党委副书记郑儒翰介绍,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熊家河村旅游发展风起云涌。村里积极谋划将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等红色景点与绿色资源相结合,精心设计“追寻先烈魂、重走红军路”红色教育路线,同步拓展亲子游、体验游等乡村特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让红色美丽乡村焕发出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目标。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村十分注重保持原有的山水田园特色,留住“乡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添加“舒适”。中心村庄实现了垃圾处理统一市场化运作、厕所统一无害化改造、污水统一达标化处理、村貌统一标准化整治、为民服务统一制度化运行的“五统一”,确保房前屋后整齐有序,保持村庄清洁美丽长效化、常态化。
  美好乡村建设,人民幸福生活,靠的是党组织的引领。熊家河村“两委”齐心协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事务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提高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和水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喜人局面正在逐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