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霍山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乡村冬日看“丰”景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冯文

  初冬的早晨,阳光微露,空气清新。我们几位文友同行,前往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林水寨生态园采风。
  进入林水寨大门,瞬间便被寨子周围的景致吸引。虽是初冬时节,这里却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通往寨子深处的小道上,两边栅栏鲜花盛开,清水悠悠,稻浪滚滚,不见一丝初冬的景象。
  向来喜欢拍摄远景的我,也忍不住俯下身对美丽的各色花儿一阵狂拍。
  边走,边看,边拍,说笑间,我们来到生态园客户体验区御龙湾,一派江南水韵、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看到此行采风的另一支摄影小分队已悠闲地坐在九曲木道石桌前品茶、观景、闲谈。为了拍摄林水寨的日出美景,他们清晨5点就从六安市区出发,在此静候抓取乡村广袤田野稍纵即逝的日出。
  这时才想起皖西大地上原本早在中秋前后就已收割的稻子,在林水寨为何迟迟还没收割?原来此稻非彼稻!这里的稻子,就是闻名全国的“鱼田雪稻”。
  镜头下的林水寨,千亩田园,四时风光,鱼肥粮丰,诗意流淌。“林寨雪稻”一片金黄,成为乡村冬日里一道靓丽“丰”景。
  据介绍,生态园如今总共有1200余亩的“鱼田雪稻”,亩产水稻600-800斤。这种优质水稻生长周期长,210天左右,每年都在冬季雪后收割。水域面积近100亩,水质优良。林水寨的水源地是梅山水库,经汲河干渠,汩汩流经这里,流向西汲河。由于生长周期长,不施农药化肥,沐雪经霜后的水稻吸收养分充足,稻米口感香甜软糯,营养丰富,虽然价格每斤45元,依然受到市场青睐。
  生态园营销总监左依娜是位北大信息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美丽女子,温软地介绍着园区未来可期的美好愿景,我们边听边走向林寨深处,仿佛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近处,每一块稻田之间,是一道道大小斗渠,渠内流水清澈见底,有鱼有虾;远处,一栋栋风格别具的农家小楼温和安静,似乎浸润到人的内心,和懂它的人产生共鸣,心灵深处顷刻间泛起许多情思和遐想。
  左总监笑着说,你们在城里看惯了标准化的景观树,我们这里尽可能地保留了土地流转之前的乡村模样,特别是这河边的树木,也是土生土长的关杨、柳树、水杉等。林水寨生态园属于江店镇林寨村,在林寨二字中间加一个“水”,也奠定了该生态园整体的风景底色。生态园区以水为媒,引自然河水,灌溉鱼稻共生稻田,形成原生态农业产业链,打造集观光、旅行、农耕体验、果园采摘、康养等为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也是江家店镇近年来倾力打造的省级现代智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寨子里一年四季的水果,从不施化肥农药,随手摘下来,用清水冲一下就可以吃。”小左调皮地说,“你们可以田野里闻闻花香,山林中听听鸟语,如果在这里住上一晚,当夜色降临,在静谧中听听虫儿呢喃……”
  这情景,不免把人带进一种回忆、一场梦境,那是孩童时期的童真童趣,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一起玩耍的情景,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脑际;那家乡的老屋,那夏夜的虫鸣,还有乡亲们和蔼可亲的笑容……
  虽然初冬时节,在这里没有看到雪花的飘逸,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份静谧,总会有一些似水柔情的东西,时不时地漫过心城,撩起一抹心灵的悸动……
  眼前大片大片的旱经作物示范园,散发着花卉、林果的清香。一棵棵松柏、池塘边的垂柳,在轻风的吹拂下,宛如在向我们“招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
  从林寨归来,耳边总是回响着一首经典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民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里一片冬稻,十里水塘,十里果香。我们的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