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皖西日报
作者:周才渊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周才渊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作为首位的“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乡村干部、能人大户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来看,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然是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以金寨县燕子河镇为例,浅谈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一、燕子河镇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燕子河镇位于金寨县东南部,地处大别山腹地,全镇共辖14个村,总人口约3.3万人。2021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4%,其中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共有3个。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光伏发电、资源发包、固定资产出租和投资收益等。具体情况如下: 经营性收入不断提升。目前,各村经营性收入主要有村级光伏电站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生产获得的收入。各村均由村创福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维护光伏电站,每年能够实现收益7-10万元。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彻底消除了集体经济“空白村”。目前,光伏发电收入仍然是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今年以来,各村积极探索发展种植小香薯,并与镇内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平均增收3万元。 资源发包收益可观。资源发包是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农户和其他单位上交的承包金、村级固定资产出租获得的租金等。燕子河镇主要通过出租闲置校舍、旧村部和村集体兴建的茶叶加工厂等固定资产,每年收取资金,获得稳定收益。如张畈村出租游客接待中心,年收入6万元;毛河村出租村集体茶厂,年收入3万元;龙马村出租茶厂等厂房,年收入达到30万元。 投资收益收入稳定。绝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投资收益。2018年,燕子河镇依托大峡谷风景区,成立心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各村投入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资金,每年获取一定的收益。一些村利用补助资金和自筹资金,扶持村内大户发展特色产业,并签订资产收益合同,既支持了产业发展,又获得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村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有的村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等资产资源一卖了之,或者把集体资产资源一次性发包长达十年、二十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费。原有的集体经济项目基本上都已经被私有化承包给个人。从长远看,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目前,燕子河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发包和投资收益,经营性收入除光伏外,其他经营性项目比较匮乏。一方面,目前各村尚未明确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各村干部精力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专门用于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招商引资困难。燕子河镇位于大别山腹地,虽然自然资源较丰富,但由于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政策措施、投资环境、投资服务体系等软硬环境因素的制约,村一级招商引资难以成功,阻碍了集体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人力资源缺乏。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孤寡老人儿童,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守旧,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人力的支持和实践。 三、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 找准主导产业。借鉴外地发展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好经验,紧跟六安市“138+N”工程步伐,立足燕子河镇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突出乡村特色,打造农产品品牌。茶叶、中药材、蚕桑等是燕子河镇农村传统优势产业,未来一段时间时间,可以围绕小香薯、薇菜等特色产业做好文章,探索实施“4+N”产业发展模式,即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巩固发展好茶叶、中药材、蚕桑、小香薯等四个主导产业,探索发展薇菜等特色产业,不断推动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因村制宜,放大自身的特色优势,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优势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多种股份制形式的法人经济实体,并探索由农民持股、其他公司法人、自然人等构成的多种股权结构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奠定基础。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完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中介组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有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群众基础好、一心为民、具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干事的村班子。在调查中发现,一个事业心强、有经济头脑,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支部书记和团结协作、善打硬仗的村“两委”班子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发展村集体经济,重在激发干群和村级组织的活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引导薄弱村进位提升、富裕村提质增效,努力营造思想在转变、出路在涌现、企业在发展的浓厚氛围。 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对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能带领村集体和党员群众发展项目的能人予以经济和政策的鼓励,同时,整合社会力量,积极组织引导工商企业和农村项目对接,鼓励农村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作者系金寨县燕子河镇党委组织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