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书与人·艺影流踪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笔耕不辍“夕阳”更灿烂

程度厚 文/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来源:皖西日报


  “活到老学到老,年逾八旬不服老,笔墨纸砚家中宝,一时一刻离不了。”叶集区姚李镇中心校年逾八旬的退休老教师叶超凡,从退休至今已经23年了,23年来,他始终笔耕不辍,他把平时总结出来的经典几句话当作座右铭鼓励自己。叶老师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可他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文章诗句随口就来,成为当地文坛上小有名气的一棵“不老松”。
  “老夫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往昔教坛育新人,今朝笔墨来抒情”。这几句话,是姚李中心校一位83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叶超凡的心声。叶超凡老师从17岁那年初师毕业后,就在乡村从事小学教育,是一位有着40多年乡村小学教育的工作经验的老教师,从教四十多年来,他工作勤奋教育教学一丝不苟,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同事们心中的“老黄牛”。
  叶超凡家里,堂屋四壁字画正草隶篆字体各异,书屋里翰墨飘逸,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书桌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摆得整整齐齐。书桌正上方一幅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十个大字牌匾,像一面镜子悬挂在墙上,自始至终勉励自己。退休20多年来,一直以笔为伍,以墨为伴笔耕不辍,持之以恒地耕耘在文坛上。
  退休之后,叶超凡茶余饭后的时间,都成了他读书写作的时间。从书屋墙壁上贴着的一张《作息时间表》上,可以看出他给自己的读书与写作时间安排得多么紧凑。为了记录他从任教到退休60多年的人生轨迹、教学经验、社会阅历等。他起草书写了10万余字的《快乐回眸》一书,书中回忆了40多年的教坛生涯的酸甜苦辣。在《快乐回眸》一书中,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教育贫穷落后的状况:“泥桌子,泥凳子,桌上趴着泥孩子,破窗子,草帘子,北风一吹蜷身子。”把当年教学环境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得淋漓尽致,真实地记述,字字揪心,句句扎心。时下,“标准课桌教学楼高,多媒体教学是新潮。校园内外景如画,新教育实验效果好”。这些新旧对比形象化语言,展示了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表达了一位老教师一生钟情教育和关心教育的初心与情怀。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还心系疫情防控,奋笔疾书写下了600多首3万多字的《超凡诗集》,目前,初稿已完成。“风来了,有种勇敢叫逆行;雨来了,有种铭记叫初心;雷鸣了,有种责任叫担当;电闪了,有种希望叫光明”。这首《筑牢疫情防线》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眼下,我虽已经年过八旬,属于我的时光不多了,过一天就会少一天,而只要还能拿笔,我就争分夺秒地不会放弃写作,让夕阳的余晖更加灿烂……”叶超凡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