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洞与六安瓜片
皖西日报
作者:刘斌
新闻 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刘斌
六安产茶,始于秦汉。唐代所著《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条;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清代“六安瓜片”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总理周恩来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外国友人;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赠送“特级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是因其叶形似硕大的西瓜子。泡开后,瓜片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浓而不苦,香而不涩。饮后,令人神清气爽,回味甘淳。 我既不懂植物学,也不懂地理学,出于对“神茶”极感兴趣,怀着要揭开“六安瓜片”神秘面纱的决心,所以,不畏近70高龄,仍然要攀登海拔840米的蝙蝠洞,到六安瓜片原产地核心区,看个究竟。 在阳春三月,雨后初晴的一个早晨,同3位老战友,兴致扑扑,信步沿山沟、继而再转向山脊的登山步道而上,一路不论是平地,或是陡坡,还是高山,都满是茶树,茶树龄有几十年的,也有刚播种两三年的嫩苗。 蝙蝠洞位于齐头山半山顶,沿途山路陡峭,拐弯抹角,路上常看到提示牌,上面写着“连续陡坡,注意安全”。 大约走了两个半小时,到了蝙蝠洞脚下。山势面向东南,整个蝙蝠洞是一个硕大的石崖,石崖上大大小小的形似蝙蝠的坑、氹多的数不清。蝙蝠常出入的是石崖脚下的一个大石岩洞。据住在齐头山脚下,我们的战友张有贵介绍,此洞有30多米长,小个子可以从下面沿缓坡向上爬,西边上口出来。茶农们说:蝙蝠昼伏夜出,夏天,暴雨过后,偶尔也有成群蝙蝠出入。 这个地方茶叶为什么有特殊的味道,当地人跟我说,不外乎是下面几个缘故:一是山势向南,阳光照射时间相对长一些;二是山势陡峭,沥水性好;三是土质是一种介于黄粘土和灰沙土之间,特适宜茶树生长;四是多的数不清的蝙蝠出入,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积累,蝙蝠便改变了这里的土质,肥沃了茶叶;第五个原因,也是关键因素,得益于这个山上大小不同且颜色一致(灰褐色)的石头折射的光,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茶叶在这种石头折射的光合作用下,产生特殊的叶绿素,这才是六安瓜片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真正原因。我通过实地考察,虽然讲不出什么深刻地理论依据,但上述5大因素,是决定茶叶不同他地的根本原因。 “蝙蝠洞茶场”是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建在齐头山脚下,场区周边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种茶采茶制茶,每到春季,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气温低,三月中旬,只有靠水库海拔低的向阳山排开始采摘,中部以上都没有开采,但是,他们已经忙碌得很,准备茶柴、维修、安装制茶器械,更多的是在网上联系采茶工。一般茶农户,一个春季得十几人,采摘二三十天。一季春茶,大户收入10多万元,一般农户收入七八万元左右。虽然收入高,成本也大,采茶工的工资一天150元,3月份的一斤干茶,茶草的成本要700多元,再加上燃料费、制茶工资。不过住在这里的农户,家家住着“小洋楼”,水泥路通到每家门口。看来,誉满全国的“六安瓜片”香茗,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