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让群众搭上“致富顺风车”

——金安区椿树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侧记本报记者 谢菊莲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8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我现在村里的蚕桑合作社上班,每天早上骑车5分钟就到了,家门口上班,赚钱顾家两不误。”8月22日,金安区椿树镇棚岗村脱贫户徐啟文边采摘桑叶边和记者说道。
  棚岗村位于椿树镇东南部,村域6.5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与合肥市肥西县接界,省道440和建设中的合六南通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是椿树镇规划的工业园区,村内现有顺丰建材厂、博微长安公司等多家企业。
  和徐啟文一样,如今棚岗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收拾起外出务工的行囊,在家门口干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近年来,棚岗村坚持“村级主体、市场主导,抓住优势、因地制宜”原则,采取多种途径挖掘本村潜在资源优势,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群众搭上“致富顺风车”。
  为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棚岗村近年来千方百计盘活村级闲置资源,创办领办实体企业,让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取得资源开发收益。2020年棚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资源盘活类4.07万元,其中加工厂租金0.07万元,老村部租金两万元,红岭坝水库租金两万元。红岭坝水库已种植20多亩桑苗,计划发展集果桑采摘与垂钓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村还流转了位于S329和S400中间的32亩土地,计划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物流业。
  与此同时,棚岗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由单一“输血”向多元“造血”转变,努力实现集体和村民的“双增收”。在棚岗村,现有26个养鸡大棚及相关附属设施,流转土地面积达40亩,总投资约580万元,年出栏10万只鸡,2021年预计年收入约30万元。
  该村计划下一步引入种鸡养殖、孵化鸡苗、土鸡养殖和肉鸡深加工等,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和农户就业;全村蚕桑总种植面积410亩,栽种蚕桑树苗32万余株,2021年1月流转本村40亩土地,总投资约215万元,建成了8000多平方米的蚕桑大棚及相关附属设施等,包括蚕种孵化保育室15间,两个钢构蚕桑烘烤大棚,11个蚕桑养殖大棚,预计今年收入可达40余万元,蚕桑烘烤站投入使用后,将形成种植、收购、烘干、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在村级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注重释放发展红利。”棚岗村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的收益实行“两次增收、两轮分红”。“两次增收”,一次是流转土地的村民租金收入,棚岗村流转的土地平均每亩260元,近490余亩,涉及77户189人,人均增收1000元;一次是吸引脱贫户及弱势群体就近就业增收,实体产业目前已吸引43人就业,其中脱贫户31人,人均增收5000元。“两轮分红”,一轮是针对土地流转涉及的村民组农户实行优先分红;一轮是对全村合作社成员进行分红,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