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六尺巷
皖西日报
作者:查君书
新闻 时间:2021年08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查君书
去安徽桐城,导游首先带我去看的,是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文字记载最早见诸清末民初桐城派作家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六尺巷景区位于桐城一隅,高大的徽式汉白玉牌坊立于景区入口,镌刻着“懿德流芳”四个大字。穿过牌坊,绕过照壁,一块太湖石刻着张英那首令人耳熟能详的名诗,闻名遐迩的六尺巷就在前方。 往巷子里望去,参天樟树掩映,两侧青蓝色的砖墙耸立,令百米长的笔直巷子颇显幽深。一对当地中年夫妇慢悠悠地从巷子的另一头走来,从喧闹的街市走回温馨的家——一条小小的六尺巷让他们少兜了多少远路,带来了多少便利! 踩在巷子里的鹅卵石上,不免硌脚。微风拂过,巷子上空的樟树叶哗哗作响,仿佛在诉说往昔的故事。遥想当年,张吴两家巷中并排走过,这是怎么一幅动人的场景? 走出小巷,六尺巷的另一头同样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镌刻着两个阴文行楷大字——礼让。如今,张吴两家富丽堂皇的府址早已成为陈迹,六尺巷在一片普通的民宅中也显得平淡无奇。“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首悦耳轻快的歌曲《六尺巷》传唱大江南北,温润了多少人的心灵。诚然,若从“悦目”的角度而论,六尺巷实在无甚可观之处;若从“赏心”的角度而言,六尺巷确为净心明志之所。 那天去看六尺巷,正赶上下雨。导游告诉我们,这是2002年在原址重建的六尺巷。放眼望去,笔直的小巷,长约百米,宽2米,青砖黛瓦卵石路,墙外两旁植香樟。巷道两端立有徽式汉白玉牌坊,一端刻着“礼让”,一端题有“懿德流芳”。烟雨蒙蒙之中,倒也有几分修旧如旧的模样。 尽管此巷已非彼巷,然而实物存在与否已不重要。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在传扬,它所表达的,正是对礼让精神的赞赏,更折射出人们对传统道德的推崇。“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气魄和境界穿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旅游,不仅在于看沿途的风景,更在于感受看风景的心情。六尺巷,不仅是一段放松之旅,也是一段净化心灵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