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 宅
皖西日报
作者:王琛琛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王琛琛
近10年搬了4次家,最牵挂的地方还是文庙街8号,一张旧身份证,悻悻地看着那上面的地址,瞬间泪目。 吾心安处即吾家。我的家在六安最古老的文庙旁,一面墙是沉淀的青砖,三面墙是斑驳脱落的红砖。东墙蓄着书墨含香,西墙承着岁月鎏金。 儿时,我特别喜欢用纤细的手指,抠去青砖上糊着的白石灰,贪恋青砖上篆刻的小小文字,幻想青砖的后面金山银海的秘密,极度渴望破译字符,得到宝藏。 西墙的窗外,是老城北小学的操场。一到上课时间,孩子奔跑的喧哗,撞击的篮板球,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恐吓着家里的窗棱,连墙土都瑟瑟发抖儿。 我家门前有一方鱼池,那里游弋着各种名贵的淡水鱼。鱼池上搭建了三层鸽子窝,赛鸽、肉鸽、观赏鸽,每一个清晨,羽翅的扑腾声总是袭扰清梦。 院子里樱桃树也是美的,三月看花,五月摘果。到了冬至前后,妈妈还会熬制浓浓的肉汤凉透后浇在树下,奖励它来年的辛劳。 我家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课间总是挤满了人,这边肥手刚伸进水池,那边鸽子又被棍条惊到屋顶上去。爸爸总是像个门神,严肃地瞪着溜进来的孩子,再一个个拎着小老鼠似得把他们丢出去。 那时家很旧。据说在我出生前就住过一个老师,直到他的3个孩子都考上科大后才搬走。家很破,大风一起,土圪塔簌簌落下,总是不经意间迷糊了我的眼,或者落进了我的小饭盆。 那时家很小,只有16平方米,大床边挤着我临时搭建的小床,一张方桌集合了书桌、案板、饭桌的多项功能。那时家很凉润,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的夏日,妈妈的手就是智能蒲扇机。 记忆中的家很温暖,一到冬天爸爸就支起炭火盆。推开门,热乎乎的饭菜捂在煤炉上,热乎乎汤婆子躺在被窝里,热乎乎的洗脚水放在书桌下,就连次日清晨起床的里衣都被爸爸在火盆边烘烤。 记忆中的家很温馨,某个夏夜,屋外暴雨如注,屋内滴雨淅沥,妈妈摇着扇,爸爸托着盆,而我是慵懒的小猫,蜷缩着四肢,咿咿呀呀的梦呓着,一半腮上挂着湿答答的口水,一半腮上藏着娇嗔的憨笑。 天地之大,方寸暖宅,虽破可遮风雨,虽陋可辟寒暑,护我无忧,伴我酣睡,允我迟归,诺我不弃。这就是家,在我们心底最温暖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