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7 版:特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互联互通交通大格局强势崛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来源:皖西日报


  程传军

  绿色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全市交通发展成就斐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个个民生交通项目掷地有声,一项项交通改革举措稳步推进,彰显着六安交通事业的民生深度和支撑广度。交通路网四通八达,道路运输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交通已成为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动脉血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出行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我市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综合立体化交通体系已经形成。交通路网格局也由过去单一的地面交通向立体化交通转变。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大格局,积极融入长三角、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点,全力推动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通对外运输大通道。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建成金寨支线机场、金安通用机场;建成宣商、阳新高速,高速公路密度达到4.26公里/百平方公里;升级改造淠淮航道,打通六安主城区对外水运通道,实现主城区通江达海的“航运梦”。
  畅通对内运输大循环。实现市县(县县)一级路、乡乡二级路、通村公路实现双车道;将中心城区至周边各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城区至各县城(县城至重要乡镇)的主要道路、城区外围部分过境道路规划为快速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85%以上,县道三级公路以上比例不低于50%。
  实现运输服务能力大提升。建成全域公交网络体系,打造2个综合运输枢纽,实现30分钟通达合肥和50分钟到达县(区);1.5小时到达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4小时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都市圈等核心城市
  推进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大提高。充分运用现代交通科技手段,建成全市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实施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尤其在污染防治和行业安全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大道如虹通四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服务,昂首阔步踏上交通强国建设六安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