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肩负党员责任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从毕业开始,我到基层已经五年。五年前,我未曾想过会选择到基层工作,我觉得我的理想应该是背着本子和笔满世界地跑,像拿着冲锋枪的战士穿梭在一条条战线上,记录我认为的真实世界。那个时候,每天在主编的催促下,在报社的廊道上踩出重重的脚步。 毕业季的几次碰壁让我有些迷茫,我花了两块钱,坐在公交车上,沿着路线往外看,城市的高楼剪影在窗户上一簇簇闪过,在我眼里像是放烟花,我告诉自己,回家也挺好。 我和基层的故事,就是在我步履匆忙,不敢停下来的时候开始的。就像每个毕业生一样,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怎样开始和适应基层工作。后来,父亲将一本书放在我桌上,他说能有帮助,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如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经出到第三卷,而我在基层已经工作到了第五年,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尝试寻找方向,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到人民的信任、党员的责任和时代的任务。而曾经在QQ上留下的签名,纪伯伦的诗句“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现在我也已找到答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被我放在书桌上,读书时刻,字里行间总有记忆和感悟交织融汇。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对民政工作作出指示,对此高度重视。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社区民政助理员,刚接触民政工作时,我有些头疼,因为面广复杂,涉及低保、五保、残疾人、大病救助等工作。尤其低保工作事关和谐稳定大局,是构筑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那个时候走街串巷入户核查,成为我和社区其他工作者的常态,在这些工作里,我接触到了大量群众,他们很多不是经历病痛就是身体残疾,或者家庭不幸,常常牵动我的恻隐之心。随着业务的熟练,我也在逐渐适应这份工作。每每帮助他们申请到大病救助或者临时救助,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的内心也会觉得温暖,慢慢地我感受到了民政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政工作的不断推进,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保障群众利益,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才是我们民政人最大的成就。 “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也是基层人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文中,明确提出八项重要举措。从全方位的角度,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办法,尤其是在脱贫攻坚进入深水期的时刻,对于基层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好的理论要融于实践,让脱贫攻坚在落实过程中,能明方向、接地气、求创新,不断实现脱贫成效。 在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中,有摸石头过河的勇气,也有愈挫愈勇的志气,更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关于扶贫的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既看到了帮扶人的努力,也看到了群众的支持,信心与干劲的源泉自然永不枯竭。 我第一次接触扶贫的时候,心里忐忑不安,有期待又有担心,期待是因为想参与进这份伟大的事业,担心是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但当我踏进贫困户家门时,看到帮扶对象的笑容,心中焦虑突然烟消云散。不过,困难也依然存在,首先语言障碍就是很大的问题,扶贫专干看出我的困惑,她说:“别担心,你多跑跑,慢慢就能听明白。”为此,我多跑多联系,慢慢地终于能够听明白他们说话,但是过语言关只是打开贫困户心扉的第一步。工作举措无论大小、短期长期,最终都要与帮扶对象正面对接,只为落实政策而简单交流,并不能切实做到位。与帮扶人的真诚沟通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是我扶贫以来的深刻体会。“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我们这些扶贫人打开思路,单纯落实帮扶措施,实施兜底性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让帮扶人自己走出来迎接阳光。我们一直鼓励他们发展产业,通过生产致富,而令我开心的是每次走访贫困户,基本都是在田间地头找到他们。在产业发展方面,在镇村指导下,我们根据贫困户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产业,多多鼓励他们参加培训活动,通过科学知识提升养殖和种植技能,当形成良性循环,脱贫攻坚的成效自然显现。 脱贫攻坚已然进入最后的攻坚时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第五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对于如何走好脱贫攻坚深水路有详细论述,启发意义极大,作为基层青年要常学常思,领会弄懂是关键,在后面的脱贫之路上,提高思想认识,将学习的理论在大脑中消化转换,在实践中不断领悟、感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道:“这么大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苦。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肩负着对人民的责任,和对人民的热爱,也是我们基层人为之奋斗的信条。将人民放在心上是什么样的感受?对我而言,就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众志成城,将力量往一处汇聚,为群众建立一道安全屏障,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最重要位置。 春节期间,我们全镇上下都坚守在岗位上,投身进这场无声的战斗中。当时整个镇政府楼都弥漫着浓烈的消毒水味,大家都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中,没有人知道这场胜利何时到来。卡点值班一刻未松,镇村干部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不分昼夜坚守,很多群众党员也自愿参与到105国道卡点值守,一起守护平安。镇村干部、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跑在一线,做好防疫宣传和摸排工作。作为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好信息统计和上传下达,对于细心和耐心程度要求极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大家分工不同,但是目标一致,在互相鼓励和打气中将各自手中的工作完成好,常常一忙起来,就忘记吃饭,甚至抬起眼天已黑。 我是90后,经历过非典,因为年纪小记忆并不深刻。而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让我措手不及,这是真正的实战,不给一丝一毫缓冲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在与时间做斗争。深夜寂静,镇里依然灯火通明,上到领导,下到我们工作人员,无一能有多余的休息时间。倒床就睡几乎是常态,我们来不及去思考为什么,只是心里面坚定,这是必须干的事。历经漫长冬季,春暖花开时分,全中国迎来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我犹然记得那段时间我们的欢欣喜悦,现在读到那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其中感受,大概就是如此。 这八个字言简意赅,铿锵有力,诠释了作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是我们应该不断追寻的状态,将人民的重量压实在肩,以人民为中心,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基层的五年,我在淬炼中不断成长,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整个成长过程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我迷茫、焦虑、无措时总能给我指导方向,给予我力量,而现在的我也逐渐成熟,不断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承担起一名党员的责任。在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作者:何悦,作者单位:霍山县下符桥镇政府;推荐单位:中共霍山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