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法院在线·红土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独臂五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2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胡晓玲 摄
  徐生龙

  五爷像所有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一样,平凡,普通,唯有他的独臂,似乎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背地里都喊他独臂五爷。
  五爷虽然配有假肢,却并不佩戴,那具假肢总是被他藏在床头下。我和小伙伴们曾偷偷潜入过五爷的房间,在床头下亲眼目睹过他的那具假肢。假肢呈粉红色,因为长期没有使用,上面的螺钉已锈迹斑斑,假肢在晦暗中泛着冷冷的幽光,让小时候的我内心充满敬畏,并由此引发出许多奇奇怪怪的胡思乱想。
  令人惊讶的是,五爷并没有因为失去右臂而丧失和普通人一样的劳动力,他能够灵活地运用左臂,干一切体力活儿,割麦插秧,挑水砍柴,挖地种菜,洗衣做饭,一样也不比常人差。每当我看到他自如地扬起强健的左臂,高擎农具奋力挥下,坚实的泥土在他脚下瞬间崩裂的时候,这夹杂着力和美,沧桑甚至有些苦涩的画面,便深深烙进我的脑海,让我幼小的心灵震撼不已。
  五爷是孤独寂寞的。大概是因为残疾的缘故,五爷并没有讨上媳妇,只身一人,无儿无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是邻居,我经常能听到他的喃喃自语,自己和自己热闹地对话,有时在白天,有时在黑夜,像是倾诉,又像是在忆念什么。我曾在母亲面前提过这些怪事,母亲说,五爷一个人不容易,他太孤独寂寞了!
  五爷是乐观的。在我们这些孩子面前,五爷总会放下严肃的面孔,经常拿零食给我们吃,一个烤焦的红薯或者一把刚从枣树上摘下的红枣,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五爷还会用一只手拉二胡,琴架依在右肩上,琴托夹在双腿间,左手拉动弦弓,一曲曲跳动的音符便从他怀里纷然飘出,这时候的五爷目光专注,脑袋左右摇晃,独自陶醉在二胡悠美的旋律里。
  五爷是热情的。邻里的红白喜事,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帮忙操持,小到借桌椅板凳,大到应酬宾客,事无巨细,尽心尽力。有人家缺劳力,盖个猪圈或打个红薯窖子,他都乐意帮忙,随叫随到,从不索取任何报酬。
  五爷是在七十岁那年去世的。
  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村里来了一位老红军。老红军皓首剑眉,神态威武,是个将军。老将军下车后,便急不可待地打听五爷的下落,直到这时候,村里的人才知道,五爷原来是这位老将军的部下,在红军队伍里担任司号员。
  老将军告诉我们,在一次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候,五爷勇敢地冲在最前面,他扬起右臂,高擎冲锋号,号声嘹亮,如刀如剑……突然,一颗子弹呼啸而至,正中五爷的右臂,五爷强忍剧痛,迅速用左手接过冲锋号,扬起左臂,继续猛吹,在雄壮的冲锋号声中,战士们呐喊着,很快便冲垮了敌人。而此时的五爷因伤势过重,一头栽倒在地上。
  那一年,五爷刚满十五岁,是个红小鬼。
  后来,五爷被送到后方养伤,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右臂终究没有保住,截了肢。再后来,将军和他的队伍走了,五爷因伤残被留在地方,从此便和队伍失去了联系。
  五爷生前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提过这段往事,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村里人只知道他的右臂截过肢,却不知道背后竟隐藏着这样一段悲壮的故事啊!
  老将军得知五爷已去世,不禁老泪纵横,仰面感慨,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这片红色的土地曾洒下多少优秀儿女的鲜血,又何止一个像五爷这样不知索取的无名英雄啊!
  去年清明的时候,我从京城返乡祭祖,特意在五爷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燃上一炷香,香雾缭绕中,我仿佛看到一个年仅十五岁的红小鬼,英姿挺拔,正高擎冲锋号,昂首吹响,号声嘹亮,响彻山谷……